光纖內窺鏡為第三代內窺鏡,隨著光學系統技術逐步成熟,光纖內窺鏡逐漸取代傳統透鏡、棱鏡等產品,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光纖內窺鏡市場發展逐步進入成熟階段。在全球范圍內,北美、歐洲以及亞太地區是光纖內窺鏡主要消費市場,其中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內窺鏡消費市場。
光纖內窺鏡全稱為光學纖維內窺鏡,是利用光導纖維與透鏡組合來完成傳導光線與圖像,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手術切口進入人體,用于檢查人體內部難以觸及的組織結構的醫療器械。光纖內窺鏡通常由物鏡系統、光學傳像系統、觀察目鏡系統等部分構成,在臨床中,光纖內窺鏡適用于胃腸道疾病、泌尿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的檢查。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全球光纖內窺鏡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重點區域研究報告》顯示,受益于全球醫療水平、消費水平提升,近年來,全球光纖內窺鏡市場發展態勢較好,發展到2020年,全球光纖內窺鏡市場規模已達到28.4億美元。目前光纖內窺鏡已廣泛應用到醫學成像、醫學診斷等領域,伴隨市場需求釋放,全球光纖內窺鏡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6年將達到40.0億美元。
光纖內窺鏡行業存在一定的技術、人才、品牌、資金以及資質等壁壘,行業準進入門檻較高,因此市場相對集中,目前光纖內窺鏡主要供應企業有日本奧林巴斯、豪雅、日本富士、德國卡爾-史托斯等,國內企業有上海澳華、沈陽沈大、上海醫光、浙江天松等。目前來看,我國光纖內窺鏡企業與國際企業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光纖內窺鏡市場競爭正不斷加劇,除來自本行業的競爭外,光纖內窺鏡還面臨著來自電子內窺鏡、膠囊內窺鏡等新型內窺鏡的競爭。新產品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支柱,在未來市場發展中,光纖內窺鏡企業仍需持續加大產品、技術研發投入,提高光纖內窺鏡產品質量及性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光纖內窺鏡在臨床應用廣泛,隨著醫療水平提升,光纖內窺鏡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未來市場仍存在一定發展空間。光纖內窺鏡市場集中度較高,目前國外企業憑借品牌、技術等優勢仍占據我國市場主要份額,但在國產替代大趨勢下,國產內窺鏡市場發展潛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