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焦鏡通常由視遠中央區、多點離焦區、鏡片周邊區組成,其中中央區是視遠度數測量區,多點離焦區用于形成近視離焦,周邊區不具有離焦功能,但具有屈光度。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已有多款離焦鏡可供選擇,如全焦離焦鏡、環焦離焦鏡、周邊離焦軟鏡等,根據佩戴周期不同,離焦鏡又分為日拋鏡片、雙周拋鏡片、月拋鏡片等,在鏡片材料方面,離焦鏡片材質有硅水凝膠、水凝膠等。
離焦鏡原理是采用周邊離焦技術,使中心視力處圖像投影至視網膜上,且使外圍投影到視網膜上或前方,形成周邊近視性離焦,進而控制眼軸增長,緩解近視。目前全球眼科學界公認的矯正近視兩種最佳手段是角膜塑形鏡(OK鏡)、低濃度阿托品,相比于OK鏡,離焦鏡具有便攜、操作簡單、價格親民等優勢,近年來,也逐漸成為矯正近視的重要手段。
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離焦鏡在有效性、安全性、視覺質量、光度范圍、用戶配戴體驗等方面均實現了一定升級。現階段,離焦鏡市場競爭相對緩和,在國際市場上,主流框架離焦鏡品牌有德國蔡司的成長樂、日本豪雅的新樂學和法國依視路的星趣控三款,其中德國蔡司成長樂于2011年上市,是離焦鏡市場先行者,2021年9月,德國蔡司成長樂加強版成功上市。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離焦鏡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離焦框架鏡市場滲透率、市場認可度仍較低,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大。現階段,國內離焦鏡市場規模在210萬副/每年,終端市場規模超百億元。我國離焦鏡相關企業有愛博醫療、臺灣精能、臺灣優利康、俊視光學等,相比于OK鏡,離焦鏡市場競爭較為緩和。
近年來,由于電子產品普及,以及不良習慣的養成,全球近視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且近視人口低齡化、年輕化發展趨勢明顯。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目前,國內20歲以下近視人口達到1.8億人。未來隨著終端市場需求增加,以及離焦鏡市場認可度提升,離焦鏡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于OK鏡,離焦鏡佩戴方便,且易攜帶,近年來,隨著市場發展,離焦鏡也逐漸成為矯正近視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近視人口規模龐大,且處于不斷增長態勢,離焦鏡終端需求空間廣闊。目前我國離焦鏡市場滲透率、市場認可度仍較低,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