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指由病毒、細菌、過敏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癥。根據發病時間長短不同,鼻炎可分為急性鼻炎與慢性鼻炎;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過敏性鼻炎與非過敏性鼻炎。鼻炎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其中藥物治療是目前鼻炎臨床治療的主流方法。
目前鼻炎用藥劑型主要有包含氣霧劑、噴霧劑、粉霧劑、藥物包衣在內的吸入劑型;包含膠囊、顆粒、片劑、丸劑、口服液在內的口服劑型;包含溶液劑與軟膏劑在內的外用劑型三大類。其中吸入劑具有使用簡單、攜帶方便、作用直接、效果迅速等特點,廣受鼻炎患者喜愛,在伯克納、雷諾考特等代表品牌帶動下,其市場份額逐步攀升,2021年吸入劑成為占比鼻炎用藥市場總規模最大的品類,占比達到58%;其次為口服劑,占比為40%;外用劑規模占比最小,僅為2%。
現階段,國內布局鼻炎用藥領域企業數量較多,主要包括仙琚制藥、大佛藥業、天明制藥、民生藥業、星銀醫藥、京衛制藥等。但國內鼻炎用藥市場仍由外資企業占據主要份額,其中2021年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默沙東為占比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三家企業,共計占據國內近40%市場份額;天明制藥、佛山藥業、德眾藥業等本土企業緊隨其后,占比市場份額較小。未來國內鼻炎用藥市場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近年來,在我國鼻炎發病率逐年升高背景下,鼻炎患者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國鼻炎發病率已超12%,且處于逐年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我國鼻炎患者規模接近3億人。不斷增加的患者群體為國內鼻炎用藥市場帶來了廣闊發展空間,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鼻炎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鼻炎用藥市場規模達到35.6億元,預計到2025年,其市場規模將增長至46.1億元,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當前在國內鼻炎發病率不斷提高以及患者規模不斷擴大背景下,鼻炎用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劑型不斷豐富,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但目前國內鼻炎用藥市場仍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本土企業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因此未來本土企業還需不斷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提升相關技術、創新藥品劑型等,進而促進國內市場國產替代進程不斷加快,未來行業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