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藥是以醫藥大數據為基礎,通過運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替代大量實驗,從而達到縮短試驗周期、加快新藥研發、降低研發成本、提升試驗成功率等目的。
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進步,市場對新藥研發關注度不斷提升,AI制藥行業內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全球AI制藥市場規模為10億美元,同比2021年增長約30%,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接近25億美元。AI制藥公司主攻適應癥包括腫瘤、炎癥、罕見病、免疫學、心血管疾病、神經病學等。從公司分布來看,腫瘤領域占比約為38%,位列第一;免疫學領域占比超過20%,位列第二。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人工智能技術與醫藥產業的創新融合。2022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提出將積極探索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研發領域的應用,通過對生物學數據挖掘分析、模擬計算,提升新靶點和新藥物的發現效率。AI制藥具有良好發展環境。
目前AI制藥核心商業模式有AI SaaS、AI CRO、AI biotech三種,國內企業大部分以上兼容兩種或三種。在行業前景看好的背景下,AI制藥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加,投融資較為活躍。從全球市場來看,AI制藥投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及歐洲地區;國內投融資事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經濟及科技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目前全球AI制藥行業內企業有默克、強生、西門子、英特爾等,國內企業有騰訊、阿里巴巴、晶泰科技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慢性疾病防治形勢愈加復雜,藥物研發及創新需求將不斷增長。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AI制藥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目前AI制藥行業仍處于發展階段,國內企業需要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加強研發投入,擴大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