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縫合線是指在外科手術或外傷處置中,用于結扎止血和縫合止血以及組織縫合的特殊線。手術縫合線根據吸收程度不同可分為可吸收縫合線和不可吸收縫合線。
手術縫合線產業鏈上游為聚合物纖維、金屬材料、無紡布等材料的供應;中游為羊腸線、化學合成線、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等細分產品的生產制作;下游主要用于醫院、診所、手術中心等醫療機構中。隨著新材料、新技術不斷涌現,手術縫合線質量不斷提升,縫合效果不斷提高,在臨床中的應用愈加廣泛。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9年中國手術縫合線行業細分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手術縫合線可應用于普外科、婦產科、神經外科等的手術中。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高,以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疾病診療率不斷提升,近年來國內手術縫合線市場規模總體呈增長態勢。2017年我國手術縫合線市場規模約為48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超過85億元,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12%。從市場結構來看,可吸收縫合線市場份額占比接近80%,為主流產品。
可吸收縫合線根據材料來源不同可分為天然可吸收縫合線和人工合成可吸收縫合線。前者包括羊腸線、甲殼素可吸收手術縫合線等,后者包括聚乳酸可吸收縫合線、聚乙醇酸乳酸可吸收縫合線等。在下游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可吸收縫合線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保持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可吸收縫合產量約為2.4億根,需求量約為2.0億根。受生產技術進步、產品質量提升等影響,可吸收縫合線市場均價呈上升趨勢,由2016年的33元每根左右上升到2022年的38元每根左右。
目前國內手術縫合線生產企業數量較多,但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且受技術、經驗等限制,整體生產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土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國內手術縫合線生產企業有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康利達醫用制品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國民對醫療服務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市場對高端手術縫合線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國內手速縫合線生產企業需要積極進行技術創新,采用先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不同手術場景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