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化,全稱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免疫組化根據標記物的種類不同可分為免疫金法、免疫熒光法、放射免疫自顯影法等。
免疫組化具有特異性強、定位準確、靈敏度高等優點,在臨床診斷、生物醫學研究等領域中應用廣泛。免疫組化產業鏈上游為生物活性物質、化學試劑、光學儀器等材料和零部件的研發生產;下游主要用于實驗室、醫療機構等場景。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醫療保健支出不斷增加,疊加醫療技術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優質醫療資源逐步下沉,免疫組化行業獲得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呈穩步增長態勢。2019年我國免疫組化市場規模約為29億元,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45億元,2019-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2%。
從區域分布來看,受經濟發展水平、醫療資源分布等影響,目前我國免疫組化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話中等地區。其中華北地區市場份額占比接近35%,位列第一。免疫組化產業主要由免疫組化設備和免疫組化試劑構成。從市場結構來看,免疫組化試劑占比約為79%。
國外免疫組化行業起步較早,在研發實力、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我國免疫組化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但仍存在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本土企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國民對醫療服務質量等要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免疫組化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行業景氣度良好。目前我國免疫組化整體技術水平與外資企業相比仍存在加大差距,未來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創新實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行業發展水平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