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心臟是利用計算機建模,通過人機交互來模擬心臟的形態、生理結構及功能的一種綜合模型。
虛擬心臟可高精度、個性化模擬心臟分子、基因、蛋白、細胞、組織、器官等各層次結構,及生理、病理和藥理過程,在醫學教育、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藥/新療法/新儀器開發、虛擬手術、非侵入性疾病診斷與溯源等領域具有廣闊開發前景。
在醫學教育領域,虛擬心臟從形態、結構和功能等方面再現了活體心臟的心臟收縮跳動、電活動等活動,有助于醫學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心臟活動,從而提高其臨床診斷和治療能力;在新藥開發領域,虛擬心臟可預測病理、生理條件下藥物對心臟的作用機制和影響,實現藥物療效評估,降低藥物研發風險和成本。
虛擬心臟涉及技術多,集合了電生理學、分子學、解剖學、機械學、神經學、流體力學、生化控制等技術于一體。虛擬心臟是對心臟形態、結構和功能的模擬,心臟是人體循環系統的核心,其結構復雜、精密,虛擬心臟技術實現難度大。但虛擬心臟潛在應用前景和價值巨大,是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研究熱點課題。
虛擬心臟建模仿真是國際生理組計劃(PhysiomeProject)中Cardiome子計劃。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全球虛擬心臟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重點區域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虛擬心臟相關研發單位及企業包括Heartbeat Health、Moving Analytics、ELEM BioTech、達索公司、斯坦福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杭州心運醫療科技等。
虛擬心臟對心血管疾病研究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持續增長態勢,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心血管疾病患者規模位居全球前列,現達3.3億人以上。心血管疾病防治形勢日益嚴峻,虛擬心臟市場可發展空間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虛擬心臟是數字化心血管設備,代表著醫學教育、臨床實踐的未來趨勢,近年來全球研究在日益深入。虛擬心臟在教育、科研、醫學、儀器開發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但虛擬心臟涉及技術多而雜、實現難度大,且各實驗室計算機模型標準不統一,目前虛擬心臟研究多處于實驗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