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纖維素(BC)是由微生物新陳代謝分泌的一種天然納米高分子聚合物。細菌纖維素屬于納米纖維素,是目前天然纖維素中最細、使用價值極高的生物質材料。細菌纖維素具有精密的網絡結構、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機械性能等,可用于制造人造皮膚、電子紙張、糖果、吸管等,應用在醫藥、紡織、造紙、電子電氣、食品等領域。
細菌纖維素最早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發現,但由于合成技術限制,細菌纖維素一直未得到重視。與植物纖維素相比,細菌纖維素純度、結構穩定性更高,且具有更優異的性能表現,近年來,隨著纖維素研究深入,纖維素納米化發展已成趨勢,在此背景下,綜合性能良好的細菌纖維素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經過多年研究,可用于生產細菌纖維素的微生物種類逐漸增多,包括醋酸菌屬、木醋桿菌屬、固氮菌屬、根瘤菌屬、假單細胞桿菌屬、土壤桿菌屬等,其中關于木醋桿菌的研究較全面和深入。但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細菌纖維素的實際應用范圍仍較窄,行業發展也面臨生產技術含量高、產量低、產品價格高、性能存在局限性等問題,未來尋找合適菌種及發酵方式仍將是行業研究重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細菌纖維素(BC)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細菌纖維素屬于生物基纖維素,在環保監管日益嚴格背景下,細菌纖維素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受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全球多家企業開始布局這一版塊,包括加拿大Axcelon Biopolymers、美國Bc Genesis、拉脫維亞Probiotika、瑞士Heiq等企業,目前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細菌纖維素產業已形成上億美元的規模。
從國內市場來看,我國從事研究和生產細菌纖維素的企業和機構較少,主要包括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鼎瀚恒海生物、山東納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齊魯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在產能分布上,國內細菌纖維素產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一種新型生物基纖維素,細菌纖維素具有環保、天然、高附加值等特點,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可期。但由于生產技術難度大,目前細菌纖維素行業產量低、應用領域較局限,未來細菌纖維素在生物醫藥、食品、造紙、環保等領域的應用有待進一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