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0月14日發布2015年第三季度《一線城市豪宅公寓市場
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三季度一線城市單價6萬元以上豪宅公寓(去除別墅)成交3734套,創下2014年以來的季度新高,環比增加39%,同比增加380%。
一線城市豪宅公寓有成交記錄的項目達145個,相比二季度79個,大增83%;成交量前十名被上海、深圳樓盤包攬。四個一線城市成交均價以廣州8.6萬元/平方米最高;但一線城市最貴的前十個樓盤中無廣州項目,成交均價都高于10萬元/平方米;上海、北京、深圳分別占據5、4、1席。
報告還顯示,三季度一線城市豪宅公寓套均面積178平方米,環比縮小10%,戶型趨小化加劇。研究認為,市場需求不再追逐大面積戶型,而是關注產品本身的硬件設施,以及對小區內外的公共配套。從供應方面看,科技含量高、生態環境好、教育資源豐富、高智能等都是當前豪宅公寓的標配和賣點。
成交量持續快速增長原因較多,主要可歸結為:第一,整個樓市復蘇的大環境,尤其是近期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漲幅較大,二季度環比增長超過4.6%,同比超過20%,大大“刺激”了部分高凈值群體;第二,貨幣政策極其寬松,流動性仍舊較為充裕;第三,相對有限的投資渠道,股票市場前段時間大跌,未來前景難測,多個產業產能過剩,IPO和定向增發暫緩等一系列因素導致資本投資渠道變窄,進一步增長了對這種抗跌保值效果較好的產品的需求;第四,高端改善需求加快釋放,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加上一線城市的限購條件以及高端物業相對更優的保值特點,高收入群體也很樂意換置到居住更舒適、配套更完備的高端居住社區。
總的來說,不管出于自主還是保值目的,在當前樓市復蘇、投資渠道受限、經濟前景難辨的大環境下,豪宅公寓市場的熱度還將進一步延續,但退燒是必然的趨勢,未來需求將更為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