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界訊 12月28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連續5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在1200萬以上,累計新增就業超過6400萬人,圓滿完成任務。
尹蔚民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失業人員再就業277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9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1%左右,低于5%的控制目標。
三級產業就業比重持續優化,從2010年的36.7:28.7:34.6轉變為29.5:29.9:40.6,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在2011年首次超過第一產業,并呈逐年增長勢頭。
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74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8億人,比“十一五”期末分別增加3172萬人和1486萬人。開展政府補貼職業培訓9700萬人次,比“十一五”增加了2300萬人次。
在我國,產能過剩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大包袱。而在龐大的過剩產能背后,關聯著規模不小的就業人口。化解過剩產能,意味著要打破成千上萬人的飯碗,讓他們謀求新的出路,成了化解產能過剩的“攔路虎”。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指出,2016年我國將以充分就業為目標,更加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實現充分就業,必須繼續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特別要做好結構調整中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妥善安置好分流職工。”
就業困難人員多數年齡偏大、文化技能水平低,單靠市場難以實現就業。隨著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進程的加快,應當不斷完善相應政策,尤其要加強對失業風險的預估預判,同時加強就業服務,實現結構調整過程中勞動者就業的平滑過渡。
投資咨詢請關注新思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