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手機支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走進我們的生活,據統計2016年中國手機付款的市場規模較上年增加30%以上,高達12.5萬億元。不僅如此,手機支付已經走出國門,引起日本居民的關注。
8月30日,日本媒體報道,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即使是較小規模的商店也能輕松使用,如能在日本普及,或將促進日本手機支付多樣化。
中國的移動支付方式是打開APP后讓商家掃手機上的二維碼,或者是消費者用手機掃商家事先準備好的二維碼后,輸入金額,就可以付款。在日本也有西瓜卡(Suica)等支付方法,但需要專門的識別設備,相比之下中國的支付方式設置成本低,便于小商店和個人使用。
據中國調查公司比達咨詢統計,2015年使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付款的結算市場達到9.3萬億元,預計2017年將進一步增至15萬億元。
其中,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占72%的市場份額,騰訊的微信支付緊隨其后。由于用慣了手機支付的中國人紛紛到日本消費,兩家企業開始推進在日本商店的使用。
騰訊計劃在2016年內將合作店鋪增加到1萬家。日本企業則希望不僅是在訪問日本時,希望讓游客回國后也可以成為日企的“常客”。在日本使用手機支付的中國人回國后,日企可以通過網絡推送新產品和折扣信息,顧客就可以直接網購商品。這可以說是比目前占主流的銀聯卡更便捷的支付服務。
日本企業也在行動。高島屋的日本橋店(東京都中央區)及新宿店(東京都澀谷區)等大商場已經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雖然銷售單價正在下降,但高島屋認為“顧客數量今后還會增長”,希望通過增強便利性吸引顧客。
同時,便利店羅森在羽田機場等9家店鋪引入了支付寶。7-11也開始在東京圈內幾十家店鋪嘗試引入。全家(Family Mart)也決定在4家店鋪引入支付寶。
今后,日本的手機支付方式或將多樣化。大型服裝連鎖店已開始使用新創企業Origami開發的無需識別設備的支付系統。
Recruit Lifestyle開發了可同時使用支付寶和Line Pay的app,可在UNITED ARROWS和那霸機場的商店使用。如果能在普及難度較大的小型商店推廣,手機支付可能會得到推廣。
行業研究人士認為手機支付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是其安全性問題仍然不容小覷。普通手機并沒有加密設備,在支付過程中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從而給用戶帶來損失。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5-2019年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手機支付行業的影響分析及手機支付行業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