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很快會確定從美國進口牛肉。美國肉類出口協會迅速跟進稱,中國的聲明是恢復中美牛肉貿易的第一步。
2003年,中國以瘋牛病為由對美國牛肉關上了大門。過去10幾年,曾經數次傳出中美商談恢復牛肉貿易的消息,又不了了之。美國肉類出口協會出言謹慎,中國農業部和質檢總局對美國牛肉開了"綠燈",但是具體如何操作,還要等中國與美國農業部商談細節,何時達成一致,并非沒有變數。
現在美國牛肉的供應商迫不及待想進入中國市場。
美國牛肉價格跌到了幾年的歷史低點。美國農業部預計,2017市場年度,美國優質肉牛的均價是每英擔(美國約合45.4公斤)116~126美元(美元對人民幣匯率6.67,合人民幣774~840元),約合每公斤17~19元。這個價格是2011年以來的歷史低點。今年7月,美國肉牛的均價同比下滑了25%。
美國是牛肉消費大國,國內市場對牛肉的需求很難有大幅度增長,出口市場變得極其重要。
中國人口將近14億,中國是世界上牛肉消費增長快速的國家之一。據美國農業部,2003年中國的牛肉進口總額為1500萬美元(或1.2萬噸),中國的牛肉進口從2011年—2012年開始飆升,并且大部分牛肉進口來自澳大利亞、烏拉圭和新西蘭等國家。2015年,中國的牛肉進口達23億美元。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中國牛肉進口將達到82.5萬噸,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牛肉進口國。
美國牛肉將恢復對華出口讓中國的養牛業者如坐針氈,美國牛肉比中國牛肉價格便宜得多。以中國香港為例,2015年進口的美國牛肉折合每公斤人民幣45元,上海牛肉現在的價格每公斤在60元以上。從2015年開始,中國豬肉的價格一直高燒不退,牛肉價格也水漲船高,現在上海牛腩的價格在每公斤70~80元。
中國養牛的成本相對較高。高質量的牧草,中國需要從國外進口,此外養牛所需的大豆等糧食作物,國內價格也相對較高。且中國成規模的養牛公司較少,牛肉的來源相當部分來自于淘汰的奶牛。今年國內原奶的收購價格低迷,乳業市場受進口產品沖擊較大,中國最大的乳牛養殖公司現代牧業2016年上半年虧損了約5.9億元人民幣。
美國牛肉恢復對中國出口,養殖場淘汰乳牛的銷售預計將受到影響。據悉,本來這兩年中國牛業養殖就是血本無歸,奶價低的還沒礦泉水貴,都已經賠得厲害,全指望牛肉可以免強維持生計,這樣下去中國的牛業生存是難有指望了。
產業研究人士認為,全球牛肉進出口貿易壁壘打通是必然趨勢,物美價廉的商品自然會吸引消費者青睞。隨著近年來國際電商的發展,國內消費者可以從多渠道購買國外產品,如果國內養牛業不能提高競爭力,依靠國內的貿易保護策略必將無法長久發展。無論是養牛業還是其他產業,時刻保持競爭力是在優勝劣汰中勝出的唯一法則。
更多
產業研究請關注新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