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正式發布,2月2日一開盤,在大盤整體走弱的情況下,一號文件的行情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讓相關上市公司的受益想象從股價上得到了展現。
今年的一號文件從五個大的領域對農業發展進行了指導,其中,關于農產品流通方式的改變,成為涉農電商的福音。
一號文件提及,要“加快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轉型升級,著力加強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加大重要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千億斤糧食新建倉容建設進度,盡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職責分工明確的糧食收儲機制,提高糧食收儲保障能力。繼續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工程。加強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快構建跨區域冷鏈物流體系,繼續開展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試點。推進合作社與超市、學校、企業、社區對接。清理整頓農產品運銷亂收費問題。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開發農產品期貨交易新品種。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
一號文件提出,農業信息化在生產端體現為精確農業的應用,在流通端體現為農業電商(農資與農產品電商)。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促進農產品電商平臺的發展,將有利于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提高農業附加值。對于涉農平臺而言,國家政策支持其發展,將有利于為電商以及軟硬件設備供應商提供發展空間。
除流通方式之外,一號文件中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闡述也點燃了不少投資者的熱情。“對土地等資源性資產,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擴大整省推進試點范圍,總體上要確地到戶,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范圍。”此外,文件還提及,“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試點過程中要防止侵蝕農民利益,試點各項工作應嚴格限制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發揮縣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流轉服務平臺作用,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完善有利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稅費政策。”
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不僅農產品O2O這種商業模式可以迎來大發展良機,在資本層面,農產品也能感受到政策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