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動車“國六條”政策出臺后,國家發改委于2014年7月30日首先出臺落實細則。《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將對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實行扶持性電價政策,經營性集中式充換電設施2020年前免收基本電費,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區等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居民電價。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地要按照確保電動汽車使用成本顯著低于燃油(或燃氣)汽車使用成本原則,合理制定充換電服務費。在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向用戶收取的電費、充換電服務費這兩項收費中,電費按照國家規定的電價政策執行,充換電服務費由地方按照“有傾斜、有優惠”原則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而2020年前,各地還要通過財政補貼、無償劃撥充換電設施建設場所等方式,積極降低運營成本,合理制定充換電服務費。今后,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充換電服務費逐步通過市場競爭形成。
《通知》還強調,將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配套電網改造成本納入電網企業輸配電價,電網企業不得收取接網費用,減輕電動汽車用戶負擔。
按照上述國家發改委的價格政策,單純計算北京一輛私家電動汽車百公里成本,將遠遠小于汽油動力汽車。目前,北京市發改委規定的大工業電價,非峰谷時段的平段電價不到0.7元。以比亞迪 E6車型為例,百公里耗電在20度左右,也就是說,不考慮電池折舊以及購買私人的充換電設備,百公里成本只需要14元。
與此同時,北京目前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每升7.78元,95號最高8.29元。若百公里消耗8L汽油,成本大約在60多元。相比而言,電動汽車日常成本百公里可以節省40元左右,優勢明顯。
盡管政策大力扶持,但分析仍認為,目前電動車的發展仍存障礙因素。新能源汽車想要實現大規模推廣,仍然有很多技術面問題亟待解決,電池續航里程升級、充電時間縮短、充電樁基建完善等等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