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業發展時間較長,但是基金行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整個行業機制還有些不是很完善。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規模的日益擴大,基金、證券、股票等金融產業快速發展,新形勢下也呈現新的變化。目前我國基金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在日益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快速抓住市場痛點。
2015年是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多元、包容、開放、競爭的一年。基金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銷售機構越來越多,基金營銷生態悄然在改變。從1998年成立到現在,到今天我們已經有了一百家基金公司,三百家銷售機構,3600支產品,七萬億的資產。
目前,基金已經深入到了大眾的多個領域,伴隨著基金渠道的多元化以及銷售模式的多樣化,銷售新格局已經形成,面對新形勢,新格局,行業機構如何抓住市場的痛點,創造更多的有效需求,如何精準的把握基金產品的銷售痛點,推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爆款產品,是基金行業面臨的重大的課題。
我國基金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91年10月至1997年11月14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頒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階段。1991年10月,“武漢證券投資基金”和“深圳南山風險投資基金”成立,成為第一批投資基金。
第二個階段:從《暫行辦法》頒布實施以后至2001年8月的封閉式基金發展階段。
第三個階段:從2001年9月以來的開放式基金發展階段。
我國基金行業在發展中表現出的特點主要有:基金品種日益豐富,基本涵蓋了國際上主要的基金品種;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發展迅猛;營銷和服務創新活躍;法律規范進一步完善。
更多
課題研究報告請關注新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