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工船是指專門用于養殖行業的船舶。養殖工船分為封閉型養殖工船、通海型養殖工船。原則上,養殖工船應布設在離岸10公里以上或低潮水深不小于20米的海域。
深遠海網箱、養殖工船是我國深遠海養殖模式所需關鍵裝備。近年來,在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國對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的重視度提升,深遠海網箱、養殖工船建設規模均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重力式網箱已成為我國海上魚類養殖主要生產方式。但隨著水產養殖向更深、更遠水域探索,養殖工船應用重要性正不斷凸顯。
養殖工船是深遠海養殖關鍵設施裝備形式之一,目前我國已投入運營的養殖工船有國信1號、民德輪養殖工船等,其中國信1號是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突破了水體交換、船載艙養、減振降噪、智能集控等關鍵技術。
在國際市場上,深遠海養殖工船有Nordlaks Havfarm、JOSTEIN ALBERT號、Ocean Arks等。美國、法國、日本、挪威等國家都有涉及養殖工船,但多處于試驗階段,難以大規模推廣。由于應用實例少,基于養殖工船的養殖效果、凈現值、投資回收期的經濟性研究也較少。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中國養殖工船行業市場現狀綜合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規劃上,深圳于2022年宣布計劃打造4艘10萬噸級的深遠海養殖工船;廣東珠海于2023年計劃在未來5年內建造8-10艘養殖工船;國信集團已開始建造國信2-1號、國信2-2號,計劃將養殖工船升級為15萬噸級別,此外國信集團計劃未來5年,將陸續投資建造50艘養殖工船。
養殖工船要具備抗風浪能力,建造成本遠高于普通重力式網箱。由于養殖工船投入成本高,小型企業難以入局,目前主要為大型央企、國企及少部分大型民企參與其建造和運營。我國養殖工船相關企業有國信中船(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珠海海洋發展集團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是全球最缺淡水的國家之一,內陸水產養殖產量有限,近海養殖承載力接近極限,深遠海養殖將是大勢所趨。我國對深遠海養殖發展持以支持態勢,2023年/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均提到支持深遠海養殖發展。養殖工船作為關鍵深遠海養殖裝備之一,市場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