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牛肉即指脂肪沉積到肌肉纖維之間,形成明顯的紅、白相間,狀似大理石花紋的牛肉,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脂肪酸,與普通牛肉相比,雪花牛肉的鐵、磷、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含量更為豐富,比豬肉更加切合人體的營養需求,能夠提升人體的機能,強化體質,有助于產后及手術后人體修復,尤為適合人體組織細胞的修復和身體的恢復。
嚴格的的說,任何牛均可能產生雪花牛肉,但從品質和成本來看,僅有中國的秦川母牛、日本神戶和牛和澳大利亞安格斯牛父本脂肪沉淀更好,能夠產能上好的雪花牛肉。尤其是日本神戶和牛,更是雪花牛肉的最早來源,中國部分牛養殖企業也引進日本神戶和牛,與其他牛種進行配合,培育更好的牛種,進而獲得更好的雪花牛肉。為防止瘋牛病在國內傳播,中國從2001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中國只能從其他途徑購買雪花肉牛,其中,國產雪花牛肉成為國內消費者的主要選擇。基于良好的市場發展潛力,中國也出現了多個雪花牛肉品牌,如山東的億利源、琴豪,延邊的犇福,大連的雪龍黑牛等。近年來,隨著牛種的改良和養殖規模的擴大,中國雪花牛肉產量持續上升,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雪花牛肉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雪花牛肉產量達數千噸,與我國每年近900萬噸的消費量相比,雪花牛肉市場滲透率相對較低。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雪花牛肉營養豐富,得到了消費能力越來越強的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但由于產量非常有限,導致雪花牛肉價格過高,動輒超過1000元/公斤的價格限制了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基于良好的經濟效益,部分企業開始積極引進良種牛,擴大優質牛種的養殖規模,以生產更多的雪花牛肉,促使中國雪花牛肉產量持續上升,但由于消費市場過于龐大,中國雪花牛肉仍遠未能滿足市場需求,價格持續處于相對高位。未來,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升級及餐飲行業的發展,雪花牛肉將以豐富的營養、良好的口感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其市場需求也將持續增長。中國牛養殖、屠宰、銷售渠道等行業可借助消費升級的契機,努力打造本土雪花牛肉品牌,通過進軍高端牛肉市場,強化中國牛肉產業鏈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