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是苜蓿屬植物的通稱,屬豆科多年生牧草,原產于歐洲與美洲。苜蓿草喜溫暖濕潤氣候,在PH值5.5-8.5的土壤中均可種植,具有耐干旱、耐冷熱、適應性較強、產量較高等特點。苜蓿草富含大豆黃酮、蛋白質、苜蓿多糖、異黃酮以及多種促生長因子,在食品、醫藥、飼料、香料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
全球范圍內,苜蓿草主要產地包括美國、中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中國范圍內,苜蓿草主要分布在蒙古、四川、貴州、廣西、湖北、江蘇、福建、新疆、甘肅等地區。目前市面上苜蓿草產品形態主要有苜蓿青貯、苜蓿脫水草捆、苜蓿風干草捆、苜蓿草顆粒等。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苜蓿草行業快速發展,例如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十四五”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優質苜蓿種植,大力推進西北、華北、東北和部分中原地區苜蓿產業帶建設,建成一批優質高產苜蓿商品草基地。
在政策大力支持苜蓿草行業發展背景下,我國苜蓿草種植面積與產量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草業分會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苜蓿草種植面積為635.5萬畝;2021年國內苜蓿草產量為423萬噸,同比增長10%。
飼料是苜蓿草最大應用市場,苜蓿草被譽為“牧草之王”,對奶牛等食草動物具有提高免疫力、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改善肉質、提高生產性能等作用。2021年我國奶牛存欄量在630萬頭左右,同比增長約9.8%,在國內奶牛存欄量不斷增加背景下,苜蓿草市場需求量持續提升、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苜蓿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21國內苜蓿草市場需求量為615萬噸、市場規模為135.2億元。
從供需狀況來看,現階段,我國苜蓿草市場需求量較大,國內產能難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在此背景下,苜蓿草進口依存度較大。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共進口苜蓿草178萬噸,同比增長31%。未來國內苜蓿草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巨大。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未來隨著相關政策持續利好、終端奶類消費市場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優質苜蓿草種植基地將不斷增加,進而帶動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升,國內苜蓿草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