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種植是指利用衛星遙感、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借助無人農機、水肥一體機等智能農機裝備,推進種植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實現種植業生產經營的精準管理。精準種植可以有效減少施肥量,對于調節土壤質量有著積極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精準農業對作物產量的提高和環境的改善作用會越來越大。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出具的《
2023年全球及中國精準種植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精準種植產業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49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8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6%。
推動市場增長的一些關鍵因素包括相關的大量成本節約隨著精準種植和播種設備的普及,精準農業采用先進技術以降低勞動力成本的浪潮,以及全球各國政府對精準種植技術的推廣力度不斷加大。此外,氣候變化和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的需要,并注重整合地理測繪和傳感器數據與種植設備的結合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動該行業的發展。
行作物場景將在精準種植市場中占據最大份額
2023年精準播種市場很或將由行作物主導,在行作物中,精準播種設備和系統被廣泛用于精確分配種子。對于大型農場,精準播種系統主要用于種植行作物。種子的分離會影響玉米、大豆和油菜等中耕作物的產量。這些作物大部分播種在400公頃以上的農場,這些農場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和澳大利亞。
400公頃以下的農場將是最大的需求主體類型
在歐洲、亞太地區和非洲,小于400公頃的農場數量非常龐大,在全球范圍內,面積在100到400公頃之間的農場有超過8000萬個。這些農場更有使用緊湊型精準播種系統,而這些精準種植系統在緊湊的場景中也更有優勢,如精準種子輸入帶來的高生產力、優越的種子與土壤接觸以及每分鐘播種數千顆種子的能力等。
液壓驅動類設備可能在整個精準種植市場中占據最大的份額
由于液壓驅動類設備先進的功能,液壓驅動類設備有望在市場中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配備先進驅動系統的播種機和播種機配有電動或液壓馬達,越來越多地采用高速精密播種機和精密空氣播種機,以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精密種植系統的好處,推動了基于液壓驅動的精密種植系統的發展。為了減少體力勞動并實現成本節約,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液壓驅動的高速精密種植系統,也促進了高速精密種植系統的發展。
中國的精準種植市場中,政府也出臺了一批扶持政策,推動精準種植的應用。《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農規發〔2019〕33號)提出,利用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物聯網等手段,動態監測重要農作物的種植類型、種植面積、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災情蟲情,建設分級決策系統,發展智能“車間農業”,推進種植業生產經營智能管理。2022年4月,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聯合頒發的《2022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提出,提高農田建設管理數字化水平。加快建成全國農田建設綜合監測監管平臺,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構建全國農田建設“一張圖”,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等監測技術,加強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全程監控、精準管理。深入推進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探索運用遙感監測、信息化管理手段監管黑士耕地質量。運用衛星遙感影像和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對全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非糧化”動態監測。中國各項精準種植利好政策的發行,將推動精準種植在中國市場中的應用,也將有效降低中國農產品生產成本,增強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