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又稱為苞谷、苞米棒子等,是一種玉米屬植物所產生的谷物,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與其他糧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極好的耐寒性、耐旱性、耐貧瘠性等,并且含有含有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是人類和動物補充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
現階段,玉米種類十分豐富,具有多種分類方式。根據果實顆粒顏色不同,玉米大致可分為白色玉米、黃色玉米、黑色玉米等;根據種植要求不同,玉米大致可分為晚熟玉米、中熟玉米、早熟玉米等;根據使用途徑不同,玉米大致可分為飼料玉米、食用玉米、工業玉米等。
從玉米的細分市場來看,飼料玉米已經成為玉米總體消費量最大的細分市場,消費占比達到46.35%;其次為食用玉米,消費占比為40.23%;排名第三的是工業玉米,消費占比為13.42%。
從產業鏈下游來看,玉米主要應用于食品、飼料、紡織、醫療等領域。目前,玉米在食品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可直接食用或經過加工制成玉米淀粉、檸檬酸、玉米油等產品。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消費能力逐漸提升,食品作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剛需,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食品制造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18年到2022年,我國食品制造市場規模由4.3萬億元增長至5.4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86%。玉米作為食品制造的主要原材料,其市場隨之逐漸產生波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玉米行業發展態勢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玉米作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據中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達到43070.00千公頃,較2021年減少了254.24千公頃。雖然我國玉米播種面積有所減少,但由于栽培技術不斷優化、施肥量較大等因素,玉米單位面積產量不斷提升,其總體產量仍然保持著小幅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玉米產量達到27720.30萬噸,較2021年增加了465.24萬噸,同比增長1.70%。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玉米加工企業較少,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技術比較落后,仍然采用傳統的生產技術,并且深加工產品種類較少,收益率較低。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玉米加工企業需不斷加強科學技術的投入和應用,從傳統技術向現代生物技術的轉變,開發新興產品,使得產品種類逐漸增多,推動玉米加工業逐漸向現代化方向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