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羽肉雞是肉雞的細分產品之一,是由我國地方黃羽雞種與引進肉雞品種進行雜交培育而成。與白羽肉雞相比,黃羽肉雞的體重較小、生長速度較慢,但抗病力和耐受力較強,肉質十分鮮美,因此受到我國消費者的歡迎。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黃羽肉雞種類日益豐富。根據品種不同,黃羽肉雞可分為新廣黃雞、石岐雜肉雞、嶺南黃雞、雪山草雞等;根據生長速度不同,黃羽肉雞可分為快速雞、慢速雞、中速雞等。
從市場結構來看,慢速雞憑借其肉質肥厚、味道鮮美等優勢,成為我國黃羽肉雞的主要品種,市場占比為45.87%;其次為快速雞,市場占比為29.72%;中速雞排名第三,市場占比為24.41%。
從消費領域來看,黃羽肉雞消費領域可分為家庭消費、食品加工、餐飲等。由于黃羽肉雞養殖時間長,價格相對較貴,因此,家庭消費已經成為黃羽肉雞最大的消費領域,消費占比達到58.78%;其次為餐飲行業,消費占比為32.14%;食品加工行業排名第三,消費占比達為9.08%。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飲食習慣有所差異,相較于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更注重食材新鮮度,而黃羽肉雞以活禽交易為主,通過屠宰進行銷售,雞肉新鮮度較高,且肉質較為鮮嫩,因此受到南方消費者的歡迎。近幾年,我國各地區飲食習慣逐漸融合,黃羽肉雞市場也逐漸向山東、河南等北方地區拓展。總體來看,我國黃羽肉雞擁有廣泛的消費市場。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黃羽肉雞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但受到各地區發布的活禽交易限制政策的影響,黃羽肉雞市場受到較大沖擊,再加上飼料成本有所上漲,黃羽肉雞養殖經濟收益逐漸下滑。在此背景下,我國黃羽肉雞出欄量和雞肉產量受到一定影響。根據《2022年全國肉雞生產信息統計監測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黃羽肉雞累計出欄量為37.3億只,同比減少了7.90%;黃羽肉雞雞肉產量為468.8萬噸,同比下滑了8.60%。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黃羽肉雞市場競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頭部企業已經顯現。我國規模較大的黃羽肉雞企業主要有溫氏股份、德康集團、立華股份等。其中溫氏股份市場占有率較大,為23.64%;其次為立華股份,市場占比為7.52%。隨著我國環保要求逐漸嚴格,部分不符合要求的黃羽肉雞養殖企業將逐步被淘汰,未來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