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也稱生蠔,富含微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物質,其軟體部可以食用,外殼可作為中藥材及家禽的飼料等,具有較高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是世界第一大養殖貝類,也是中國沿海最常見的貝類之一。
近年來,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牡蠣養殖產業發展。2021年12月,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印發遼寧省“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要在全省沿海適宜地區科學規劃牡蠣養殖空間,適度擴大養殖規模;持續實施牡蠣新品種選育和優良品種引進,提供更多符合高端市場需求的牡蠣產品。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牡蠣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牡蠣資源較為豐富,福建、廣東、浙江、山東為主要產區。近年來在政策支持及下游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國內牡蠣養殖面積不斷增長。2022年國內牡蠣養殖面積約超過230千公頃。從區域分布來看,山東地區牡蠣養殖面積超過100千公頃,位列第一;福建地區養殖面積約為40千公頃,位列第二。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優質水產品的購買能力不斷提高,疊加旅游經濟逐漸恢復,食品加工產業不斷發展,牡蠣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牡蠣需求量約為620萬噸,同比2021年增長約6.6%。牡蠣市場需求可分為鮮食需求和加工需求。其中鮮食需求占比約為61%,為牡蠣主要消費市場。
目前國內牡蠣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既有中小規模的養殖戶,也有大型企業集團,行業競爭較為充分。山東燈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為是一家以乳山牡蠣“生態養殖、凈化加工、冷鏈運輸、全國銷售”全產業鏈為核心的現代化企業,旗下“燈塔水母”專注打造高品質牡蠣品牌,有效填補我國高端牡蠣市場空白,是國內首個獲得ASC認證的乳山牡蠣品牌。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國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優質水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牡蠣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在養殖技術不斷進步,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我國牡蠣養殖及加工企業需要迎合市場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同時要加強品牌宣傳及營銷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好影響力,擴大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