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夏糧總產量為710.8億斤,比2016年增產15.5億斤,增幅為2.2%。夏糧總產量及畝產量均超過2015年的生產水平,河南省在夏糧十三連增、十四連豐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領跑全國。
按照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規劃,到2020年,河南省規劃在全省糧食生產核心區的95個縣(市、區)建成6369萬畝高標準糧田,總糧食生產能力超過1300億斤。截至2017年8月中旬,已累計建設高標準糧田5622萬畝,完成規劃面積的88%。
糧食增產離不開優良品種,矮抗58、百農207、周麥22、鄭麥366等一批高產、穩產、多抗、廣適的主導品種,對河南省小麥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托當地的農技推廣區域站,農業專家科研科學指導種植戶施用配方肥。而且,針對2017年小麥病蟲害發生早、范圍廣、程度重的情況,河南省預警及時,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在防災減災奪豐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小麥生產呈現“三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高。2017年小麥單產有了較大的提高,由于病蟲害等不利因素的及時控制,小麥不完善率低,商品質量高。小麥生產過程氣候條件總體有利,農民少澆水、少投入,加上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是種植收益較好的一年。
新思界
產業分析師認為,中原糧倉河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河南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是一大優勢、一張王牌,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因此,河南省要根據市場需求,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提升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從產量增加到質量提升,不斷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7-2020年小麥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