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分為針法和灸法,屬于我國傳統中醫療法。針法指的是把毫針按照一定角度插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提插等刺針手法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灸法指的是把預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人體表一定穴位進行燒灼、熏熨,利用熱刺激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灸法通常采用艾草為主要材料,因此也被稱作為艾灸。
針灸在中醫中主要起到調節內分泌、疏通經絡的作用,主要用于身體保健和減肥等領域,在國內備受青睞。近幾年我國中醫藥產業發展備受政府支持,中醫得到快速發展,以及疫情背景下國內居民對于自身健康尤為重視,因此促進針灸行業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年針灸行業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顯示,受需求和政策帶動,我國針灸醫院數量持續攀升,在2020年達到34個左右,只占據中醫院數量的不到1%,未來提升空間較大。隨著中醫針灸醫院數量的增多,針灸床位數量也隨之攀升,在2020年中國針灸醫院床位數達到2200張。
近幾年我國中醫院針灸門診人數呈現波動下滑趨勢,在2015年-2019年針灸科門診人次數達到2222萬/人次,但2020年收到疫情影響,居民處于居家隔離環境中,就診人數大幅度下降,2020年中國中醫院針灸科門診急診人數為1800萬/人次。但隨著疫情防控得到,未來針灸科門診急診人數將會恢復正增長。
我國針灸歷史悠久,且在國外也得到普及,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針灸加入“非遺”保護了文化的多樣性,保證了行業的長久發展。隨著針對針灸研究投入資金的增長,有利于發現針灸更多作用,在腦血管疾病中擁有一定突破。未來隨著針灸技術的創新,以及針灸文化的傳播,針灸將向多元化發展,成為一種融合現代醫療技術和傳統文化的疾病治療手段。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針灸是一種古老的疾病治療方法,屬于中醫領域。受近幾年政策對于中醫的支持,我國針灸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針灸醫院數量增長,床位也持續攀升。但在就診人數方面,受到疫情影響,在2020年我國針灸就診人次大幅度降低,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國內居民對于健康更為重視背景下,針灸行業或將得到快速發展。針灸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受到政策支持,近幾年投入資金增長,技術不斷創新,未來有望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