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組學是在特定條件、特定時間、特定空間內,研究生物體蛋白質的種類、表達、相互作用、修飾狀態的學科。蛋白質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生物標志物,蛋白質組學有望成為癌癥早期診斷、療效監測、個性化用藥、預后判斷等重要依托。蛋白質組學是精準醫療研究的核心內容,其具有高通量、高精準度等特點,在科研、生物科學、醫學、藥學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蛋白質組學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研究水平提升、技術進步、精準醫療需求釋放等因素,正推動著全球蛋白質組學市場增長,預計2022-2027年,全球蛋白質組學市場將保持15.0%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全球范圍內,歐美地區蛋白質組學市場發展相對成熟,相比之下,我國蛋白質組學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
在國際市場上,蛋白質組學市場參與者有Olink、賽默飛、Seer、Complete Omics、BIOGNOSYS AG等,在國內市場上,布局蛋白質組學市場的企業較多,且數量處于增長趨勢,包括景杰生物、中科新生命、華大基因、泰萊生物、西湖歐米、嘉華藥銳等。我國蛋白質組學市場景氣度較高,備受資本關注,自2020年以來,國內已有多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景杰生物融資規模達到6.6億元。
蛋白質組學技術以分離技術、分析技術、富集技術、鑒定技術為主,其中分離技術又分為凝膠分離技術(如雙向凝膠電泳、等電聚焦電泳等)、色譜分離技術(如液相色譜、多維色譜等)兩種。在試劑與設備方面,涉及到蛋白質分離試劑、蛋白質芯片、微陣列、質譜儀器等,國際企業以蛋白質組學工具開發為主,國內企業更多集中在蛋白質組學臨床轉化應用方面。
隨著技術進步,蛋白質組學研究樣本不斷擴大,目前已進入百例、千例的大隊列研究領域,2021年,我國科技部發布了“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重點專項中,“大隊列臨床蛋白質組研究關鍵技術”為重點項目。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蛋白組學具有高通量、高精準度等特點,在精準醫療領域具有獨特價值。我國蛋白質組學市場化水平仍較低,且核心技術手段缺乏,與歐美市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在資本布局、政策扶持、科技賦能等因素驅動下,我國蛋白質組學市場發展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