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醫藥是納米科技的核心領域之一,主要是在納米尺度上研究并解決醫藥學方面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納米醫藥主要可以分為納米藥物和納米醫療器械兩大類。納米藥物指利用納米制備技術將原料藥等制成具有納米尺度的顆粒,或以適當載體材料與原料藥結合形成具有納米尺度的顆粒及其最終制成的藥物制劑。納米藥物的核心是藥物的納米化技術,包括藥物的直接納米化和納米載藥系統。納米醫療器械是使用納米材料的醫療器械。
2020-2022年,全球多個國家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推動了納米醫藥市場的發展,也帶動了全球納米醫藥市場規模的擴大。納米醫藥的研發周期非常長,相對應的研發投入龐大,只有少數的醫藥巨頭才具有納米醫藥的研發資金實力;同時,納米醫藥的研發涉及學科非常多,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納米醫藥市場的技術壁壘也非常高。綜合來看,納米醫藥市場的進入壁壘非常高,全球市場中參與的企業數量并不是非常多,全球市場集中在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莫德納、賽諾菲這些企業當中,占市場約40%的份額。
從地區市場來看,全球納米醫藥行業發展程度不一。其中,美國、歐洲等國家與地區發達國家起步較早,其產品研發創新水平較高,在全球行業處于領先水平,地區內相應的市場需求也非常龐大。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出具的《
2023年全球及中國納米醫藥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北美地區納米醫藥的需求占比為51.1%,歐洲地區納米醫藥的需求占比為23.8%。亞洲地區中,主要為中國、日本兩個國家在進行納米醫藥研究,市場中也有相當可觀的需求,2022年,亞洲地區納米醫藥的市場需求占比為19.6%。
未來,納米醫藥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將有更為龐大的市場,F階段,市場中已經應用于靶向和定位釋藥。納米醫藥在體內有長循環、隱形和立體穩定等特點,可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和吸收率,降低藥物用量,同時納米醫藥可以賦予藥物新的特性,例如降低不良反應、緩釋控釋和拓寬原藥適用癥等。但是,由于納米醫藥研究歷史短,涉及到的原理還比較淺顯,涉及納米醫藥的重要理論問題研究不夠深入,尤其是在機體內的生物反應及藥物代謝機制等問題;同時由于納米醫藥的量子效應和表面效應而表現出新奇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納米醫藥的生物安全性在探索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由于納米醫藥與生物體內復雜的環境的相互影響及其后果不明確,納米醫藥的臨床轉化艱難,亦是創新納米醫藥發展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