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在政策的調控、房地產稅的征收等一系列的因素推動下,樓市的好日子行將終結。中國房產市場熱度的消退也使得各房產巨頭們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帶動下,中國各行各業均開始了走出去戰略,對于房地產商而言,開啟海外征途也成為他們一下各發展機遇,而鄰國印度正成為中國房產開發商的下一個前沿陣地。
對中國開發商來說,印度市場的誘人之處在于,這個國家的發展軌跡與中國類似,都有著伴隨中產階級崛起的巨大房產需求,以及城鎮化趨勢。就目前形勢而言,包括大連萬達、碧桂園、復星等在內的至少五家中國房產巨頭已將目光投向了印度房地產市場。
2016年1月,萬達集團與印度哈里亞納邦簽訂合作備忘錄,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哈里亞納邦建設萬達產業新城,打造世界級綜合性產業園區。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2017年初透露,碧桂園正在商談印度的項目, 2017年印度也將會有項目落地。據《印度經濟時報》去年9月報道,復星國際計劃通過房地產私募股權平臺向印度房地產投資10億美元。2016年華夏幸福下屬子公司與印度哈里亞納邦政府及哈里亞納邦工業和基礎設施開發有限公司(HSIIDC),在印度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進一步明確了合作區域,并約定采用PPP模式共同打造產業新城。
從手機到大型家電,中國制成品在印度市場隨處可見,中國科技企業也在加大對印電商的投資。如今,樓市又成為印度從其強大東方鄰居受益的行業。如此眾多的中國企業紛紛奔赴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必然是看好其發展前景。但對中國房產開發商來說,印度或將是個棘手市場。隨著中國大型房地產集團前往印度尋求新增長,他們很可能遭遇將遭遇一系列的難題。
在中國開發商看來,印中很相似。例如兩國都出現城市化等潮流,雙方的新興中產都渴望擁有住房等。但印度的情況遠比中國更復雜,尤其是整合多塊土地時,難度會更大。印度是土地私有制國家,大量農田集中在地主手中,征地過程及手續較為復雜。此外,各邦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各邦擁有對房產和規劃的控制權,從而導致新德里難以制定鼓勵開發房產的政策。例如在孟買等大城市,土地被政府和港務局把控,軍方則在班加羅爾等二線城市把持著大量土地。
另外,中國開發商目前蜂擁而入的時機欠佳。如今印度的住房庫存量居高不下,但需求尤其是對高端房產的需求持平甚至在下降,而旨在保護購房者的相關規定也使開發商難以獲得項目融資。當地市場的高庫存、地產行業融資難、當地建筑商缺乏執行長期工程的能力以及當地政府官僚作風可能導致項目拖延等問題都將給中國開發商進軍印度帶來風險。
新思界
行業分析師表示,印度房地產市場自2012年開始進入了持續數年的蕭條期,但隨著“擴大經濟適用房規模”、“房貸利率下降”等政策利好的刺激,印度房地產迎來復蘇的曙光。并且,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城市化的推進,也使得房產市場需求快速擴張。這給中國房產開發商尋找新的增長點、開拓海外市場帶來較好的機會。但是,面對印度復雜的國情和土地制度,中國房產巨頭們也面臨著諸多困難。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為您提供《2017-2021年中國房地產發展現狀及未來投資布局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