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近300家公司涉足石墨烯研究,包括IBM、英特爾、美國晟碟、陶氏化學、通用、杜邦等。國外高校和企業掌握了大量核心專利,在石墨烯產業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韓國三星、美國IBM、韓國成均館大學、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日本東芝公司、美國賴斯大學等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中科院,有80多所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涉足石墨烯,但在企業層面只有深圳鴻海具有一定優勢,且專利數量遠遠落后于三星、IBM等國外企業,石墨烯研發過程中企業的主體作用亟待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國內研究多集中于bottom-up方法制備、在鋰離子電池電極中的應用、石墨烯復合材料方面,在半導體器件方面實力弱,且研究多集中于科研院所而非企業,產業布局亟待進一步優化。
國外掌握了大量的石墨烯核心專利,在石墨烯產業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新思界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7-2021年中國石墨烯風險投資行業分析報告》,美國石墨烯產業布局比較全面,覆蓋了從石墨烯材料制備到半導體器件開發整個產業鏈。韓國在納米器件領域具有領先優勢,但在石墨烯制備方面的競爭力弱于中國和美國。日本在薄膜晶體管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與石墨烯制備及應用相關的三大核心技術專利分別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日本佳能公司和美國Zhamu Aruna教授擁有,并在大多數國家申請了專利保護。
據新思界
產業研究員調研,國內已有多家石墨烯生產企業具備了年產百噸級的生產能力,代表性企業有常州第六元素、寧波墨西科技、東莞鴻納新材料科技等公司,這類公司在規;a取得了快速的進步,在制造工藝和產量上已走在前列;同時,在石墨烯薄膜規;a上我國也處于全球前列。2016年石墨烯粉體產能規模為11530噸,石墨烯薄膜產能規模為189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