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洲的卡夫卡”的安哥拉國民作家——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我們對他顯然知之甚少,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去鑒賞他的這部作品《販賣過去的人》。
安哥拉國民作家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顯然屬于那種運籌帷幄的作者,至少在他的這部代表作《販賣過去的人》里,我們不難發覺他那頗具謀略的野心和超強的控制力:全篇布局看似隨機松散,實則精密無比,他的敘述溫柔和緩,但其所推動的故事情節卻猶如精湛的推理小說一般,層層滲入,直至謎語的核心,夢境、歷史與現實在文本里不斷交叉、疊加、閃回,他隱晦地講述著這個年輕國家里那些動蕩慘烈的歷史往事,說是令人驚心動魄亦不為過。
阿瓜盧薩的寫作技法顯然師承自博爾赫斯和馬爾克斯,《販賣過去的人》可歸到魔幻現實主義類別里,其故事的敘述者是一只前世為人的夜行壁虎,而它的主人——白化病人費利什·文圖拉,職業則是替他人偽造一個可信的過去,以便那些被命運暫時擱淺的人們能夠以新的身份重新啟程,他更像是一位發明家,通過從祖上繼承下來滿屋子的書籍資料,創造出一份無懈可擊的族譜;在安哥拉這樣缺乏歷史的國度里,對于任何一個來源復雜的光榮身份,多數人都會輕易地信以為真,但就復仇者來說,他們或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來歷,比如書中的若澤·布赫曼。
偽造身份、編造回憶、革命運動、真偽政權、殖民地國家與后殖民主義……阿瓜盧薩用虛構文學對抗著謊言,以輕盈而自在的筆觸將這些兇險之事一一化解,他所構建的新世界正處于謊言之巔,所謂的真實被集體記憶所一再攻陷,如他在書中所言,“我們的記憶大部分都建立在別人對我們的回憶之上。我們會記得別人的回憶,仿佛那便是我們自己的記憶。甚至虛構的回憶亦然。”真相總在不斷更迭,善與惡的角色在片刻之間即完成互換,壁虎那清晰的前世與現世之夢,反而成為破解現實的關鍵。
如果說壁虎的人類靈魂是如今存在的現實,那么白化人同壁虎“對話”的那“六個夢”就是虛幻的象征。而這六個夢里,并不是都有白化人的身影,最初只有壁虎對于曾經幽微的察覺,關于生命,關于愛的思考;漸漸從第三個夢境開始,才有了白化人的出現,他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講述著獨裁與民主的區別,分享愛情的感覺,漸漸地深入到討論靈魂的顏色,夢境的真實性。
白化人與壁虎在夢境中的相遇,其所謂真實性,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許正是白化人對于自身內心世界的一場探尋,當面對另一個自我的坦誠相見。夢境使他們有所交集,當所有的真相都擺在眼前,所有的謎團都得到了謎底時,夢境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走向了枯竭,而“壁虎”與“白化人”自然也會合二為一——那個附著著的靈魂的壁虎在與蝎子的搏斗中死去,生活與現實中的白化人依然在困頓不安的生活去選擇愛情,選擇生命。
“靈魂跟水一樣,都會流動。今天是條河流,明天就會是一片海。”暴力與喧囂之后,阿瓜盧薩還是愿意將最富浪漫的想象賦予這個年輕的國度,壁虎已經死去,夢境不再,但每個人卻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自由,他們寫信、揚帆或者團聚,如一條條孤獨的河流匯在一起,最終變成無垠的海洋,任這些豐沛而強悍的靈魂自由游弋,相互守望。
更多
書籍推薦請關注新思界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