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1和M2的剪刀差不斷擴大,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流動性陷阱”。大量的貨幣發行并沒有迅速拉動投資和經濟增長,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下滑。
2015年10月以來,M1增速不斷走高,M2增速總體保持平穩,M2與M1的剪刀差擴大。央行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49.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狹義貨幣(M1)余額44.3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流通中貨幣(M0)余額6.28萬億元,同比增長7.2%。M1和M2的剪刀差擴大,創2010年以來新高。
M1包括M0和單位活期存款。M1的高速增長往往伴隨著經濟上行,因為企業需要更多的活期存款以應付更多的支付需求。而當前是經濟下行時期,此時M1高速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企業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于是大量的錢留在活期存款賬戶上;二、定期和活期存款的息差收窄,于是大量存款以活期形式存在;三、地方政府通過發行置換債券拿到了錢,不會馬上用來歸還銀行貸款,而是會放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賬戶上,這會導致企業活期存款增加。
企業沒有合適的投資方向,也是導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不斷下滑的原因之一。也因為如此,當前貨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流動性陷阱”,大量的貨幣發行并沒有迅速拉動投資和經濟增長。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9%,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1-6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企業選擇將資金留在活期存款賬戶,而非進行投資,根本原因是企業評估后認為投資的收益不及存款。這也是“流動性陷阱”體現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原因。根據凱恩斯理論,在陷入流動性陷阱的情況下,貨幣政策難以發揮效力,這時要靠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增長。
行業研究人員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要更多地依靠財政政策以及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來促進實體經濟的全面復蘇。但“流動性陷阱”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按兵不動,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最優選擇。
貨幣政策要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在操作方式的選擇上更為小心謹慎。下半年,國際市場持續動蕩的可能性大增,美元有望持續處于高位,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壓力將給流動性造成壓力。貨幣當局需要通過MLF、PSL和逆回購等操作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
更多
財經評論請關注新思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