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于基礎材料,
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在研發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基礎材料更為優異的性能,能夠滿足人們特殊要求的材料。新材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其他行業發展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近年來國家將新材料行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我國新材料行業的到了較快的發展,在下游大規模需求的拉動下,國家出臺了多部相關政策,鼓勵新材料企業加大生產投資力度,隨著行業內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多,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國內新材料行業產能不斷提升,行業產值呈現較快上漲,產業規模保持年均25%的增速快速上漲,2015年國內新材料行業產業規模達到2萬億元。
圖表:2013-2015年國內新材料行業產業規模變動分析

數據來源:新思界整理
雖然過去幾年國內新材料行業得到快速地發展,但是行業內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新材料行業存在技術劣勢,行業基礎薄弱,企業投資力度有限造成國家新材料行業技術水平較低,嚴重制約了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由于國外技術壟斷,國內企業研發能力有限,造成國內新材料產品在性能方面滿足不了下游需求,對基礎材料形成的替代作用有限,最終影響到了新材料產品的應用和推廣;相比基礎材料,新材料由于技術附加值高,原材料成本高,造成企業生產成本較大,從而影響到產品的價格,對于下游消費者來說,使用基礎材料更符合企業盈利目標,所以高生產成本也限制了新材料產品的應用。
目前國內新材料行業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國家給予了高度關注,通過出臺針對性政策鼓勵生產企業加大生產投資力度,從而促進國內新材料行業的較快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文件中,政策提出了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的發展意見;同時提出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發展重點,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強基礎研究和體系建設,突破產業化制備瓶頸的發展目標。國家工信部發布了《新材料產業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項重點標準修訂工作,立項并啟動300項新材料標準研制,開展50項重點標準預研究。
我國新材料行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國家利好政策的推動將會刺激大規模投資者加入到行業生產中,隨著新技術和工藝設備的引入,未來幾年國內新材料仍將會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國內新材料行業盈利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