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體眼人工晶體(ICL/PRL)是一種植入后房型的晶體,具有抗反射表面,其屈光指數具有漸變性,可以使患者術后看遠、看近都較為舒適,其具有不損傷人眼、視覺質量高、適用范圍廣、術后效果維持時間長等優勢,成為未來近視治療的重要手段,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子產品的普及,我國近視群體處于快速增長的趨勢,在2020年我國近視人口數量約有6.5億人,其中高度近視的人口數量約為7200萬人。目前屈光手術是主要的眼科手術方式,其中激光角膜手術在臨床中應用最多,但角膜屈光手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PIOL)帶來屈光術式革命,未來該技術發展前景較好。
PIOL技術的應用,帶動有晶體眼人工晶體市場需求攀升。當前有晶體眼人工晶體主要有前房型、虹膜夾型及后房型三中類型,其中前兩種在術后具有角膜內皮進行性丟失、虹膜脫色素、瞳孔變形等并發癥,應用需求受限。后房型晶體主要有可植入式膠原鏡(ICL)、有晶狀體眼屈光性晶狀體(PRL)等產品,后者能夠覆蓋1000-3000度的高度近視人群,目前手術量較少。
ICL在國內發展約有20年,隨著技術、材料的改進和創新,ICL應用需求持續攀升,早期被應用在高度、超高度近視患者,以及屈光手術角膜不耐受患者,但隨著技術的成熟,ICL逐漸向中、低度數近視群體發展。當前全球中約有上百萬例患者接受ICL手術。PRL和ICL技術同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但PRL更具有特色和優勢,且是針對亞洲人眼結構進行設計和優化,完美適配亞洲人眼睛。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出具的
《2021-2026年中國有晶體眼人工晶體行業細分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ICL手術在國內接受度逐步提升,在2019年我國消耗ICL數量約14.2萬片,相較于我國現有的近視人均,ICL市場滲透率僅有0.03%左右。未來隨著我國高度近視人群的擴大,植入晶體產品質量的提升、植入晶體的技術升級,我國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預計到2025年我國ICL手術量在55萬臺以上,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為64億元。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PIOL技術的不斷推廣,以及在臨床中得到認可,帶動ICL、PRL產品需求持續攀升,有晶體眼人工晶體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當前全球市場中,ICL市場主要被STAAR surgical占據,國內企業積極布局該領域的研究,愛博醫療、昊海生科布局該領域已久,昊海生科的PRL產品已經獲批,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