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在進入50歲開始,逐漸會出現慢性肌少癥的癥狀,且隨后該癥狀發病率呈現遞增式增長。骨骼肌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占據體重的45%左右,對于運動以人體代謝功能調節有著重要作用。骨骼肌減少癥會導致行動障礙、骨質疏松癥、骨折,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導致死亡。因此隨著居民健康意識提升,以及對于肌少癥了解程度加深,肌少癥治療需求持續攀升,肌少癥治療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肌少癥的治療主要體現在減緩或者逆轉肌肉質量和功能的下降,減少并發癥。目前傳統的肌少癥治療方案主要有營養補充和運動干預,蛋白質補充和運動調節是目前肌少癥主要治療方案。
在肌少癥藥物治療方面,目前藥物治療主要集中在肌蛋白合成激素補充以及蛋白質代謝平衡調節方面,但目前的藥物療效并不明顯,且缺少針對性藥物的研發和生產。常用于肌少癥治療的藥物有生長激素、睪酮、ACEI、新型非甾體化合物等。
肌少癥的營養補充劑相比于藥物而言,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市場普及度更高,行業發展前景更好。目前用于肌少癥的補充劑有蛋白質、β羥基-β甲基丁酸、維生素D等。目前全球中已經有十多家企業布局在肌少癥治療藥物的研發中,主要有Biophytis、Rejuvenate,等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產品上市。
我國人口老齡化處于快速深化的階段,在2020年全國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達到18.7%,人數約有2.6億人。同時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也在持續提高,在2020年我國80歲以上的人口數占比達到2.54%。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龐大,且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肌少癥治療潛在需求較高,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肌少癥作為一種老年隱形癥狀,長期不受重視,發展緩慢。但隨著近幾年醫療水平的提升,對于肌少癥研究深入,肌少癥治療需求持續攀升,行業得到較快發展。目前肌少癥治療主要通過運動、藥物和營養補充劑,其中已有多家企業布局在肌少癥藥物領域,但尚未有成熟的產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