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補片,是一種片狀的工程化心臟組織,也稱為工程化心肌補片(EHTs),是根據工程學原理,將具有形成心肌細胞能力的種子細胞與適宜的支架材料復合,構建出可用于移植、修復或替代自體心肌的生物材料。心肌補片可以替換受損的心肌組織,對受損心臟進行修補,是提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與存活率的重要方式。
根據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發(fā)布的
《2022-2027年中國心肌補片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嚴重的冠狀動脈硬化可導致缺血性心肌病,繼而引發(f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這是全球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其預防與治療極為重要。在我國,心肌梗死患者數量迅速攀升,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2200萬名患者;目前我國心力衰竭患病率達到1.3%,有超過1200萬名患者。成年心肌細胞壞死難以再生,導致受損心臟電傳導速度減慢,易誘發(fā)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肌補片在修復壞死心肌方面擁有巨大潛力。
心肌補片制備難度大,需要考慮種子細胞、支架材料、再血管化、構建方式等多個方面。從種子細胞來看,可以采用心肌細胞、心臟干細胞、骨骼成肌細胞、胚胎干細胞、骨髓/脂肪基質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等,這些種子細胞在獲取難度、再生能力、免疫排斥性、倫理性等方面各有優(yōu)缺點,部分種子細胞還存在潛在致瘤性、長期安全性等隱患,因此研究還在不斷深入,其中,誘導多能干細胞最有前景。
從支架材料來看,這種材料需要同時滿足一般組織工程材料性能要求以及心臟組織自身特性要求,需要具有優(yōu)良的通透性、機械性能以及三維結構,可以采用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前兩種的復合材料,但能夠完全滿足要求的材料制備難度大。另外,心肌組織毛細血管密度高,心肌補片內部還需要形成血管網,同時,心肌補片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與培養(yǎng)方式要求高。總的來看,心肌補片技術壁壘高,臨床應用仍面臨挑戰(zhàn)。
新思界
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心肌補片研究不斷深入。從我國來看,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與復旦大學合作,制備出高度取向碳納米管薄膜(SA-CNTs),作為骨架在體外培養(yǎng)心肌細胞,能誘導心肌細胞取向生長;2021年8月,南開大學團隊設計制備了新型硝酸酯功能化心肌補片,可在體內轉化產生一氧化氮從而保護心肌;2022年1月,浙江大學團隊制成含有瑞舒伐他汀藥物的多孔心肌補片(PRR),能夠改善心梗組織微環(huán)境。研究成果的不斷問世,有利于推動心肌補片商業(yè)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