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檢測英文全稱為Point-of-Care Testing,簡稱POCT。這一名詞的組成包括point(地點 時間)、care(保健)和testing(檢驗),指在病人身邊快速診斷,因此又被稱為現場快速檢測或床旁檢測等。相比于傳統檢測方式,即時檢測可以滿足臨床檢測、居家等快速檢測的需求,從而縮短了檢測周期,為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時間窗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時檢測包括血糖類檢測、心血管類檢測、血氣/電解質分類檢測等多個應用領域。
當前,全球即時檢測相關領域企業主要分布于中國、美國及歐洲,尤其是中國,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及市場需求的刺激,其即時檢測行業發展較快,相關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形成諸多研究成果及專利技術。從全球即時檢測專利申請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即時檢測領域專利來源國,其眾多的專利申請量不及體現了當前中國即時檢測技術蓬勃的發展態勢,還為未來中國即時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另外,中國產業體系較為完整,在儀器生產所需的機械、電子、軟件等產品及化學制品生產所需的抗原、抗體、酶、血清等領域,國內均有布局,為中國即時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中國是人口大國,且隨著人口結構趨于老齡化,醫療需求將逐步增加,即時檢測作為心血管、血糖等人體健康特征的檢測手段,其市場潛力也將逐步釋放,進而刺激即時檢測行業的發展。另外,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大范圍蔓延,高效率、便捷化的各類疾病、病毒等檢測手段受到人們青睞,成為即時檢測市場發展的重要契機。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即時檢測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即時檢測市場規模達到103.2億元,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即時檢測市場之一。
當前,中國即時檢測行業企業較多,各大企業的相關產品覆蓋即時檢測的各個細分領域,行業競爭較為激烈。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為擺脫市場的低價競爭及無序競爭,即時檢測需求積極開發檢測精度更高、適用性更強的即時檢測技術及相關產品。隨著研究的深入及技術的發展,科研人員甚至在開發利用手機等常用技術工具實現即時檢測的相關技術,南方醫科大學相關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基于智能手機比色分析的高通量即時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傳感系統,為即時檢測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