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超聲(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一種血管內成像方式,主要用于介入心臟病學。它通過導管技術將微型超聲探頭送入血管腔內,利用超聲波掃描和反射,提供在體血管腔內影像。該技術能清晰顯示管壁結構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狀等,精確地測量血管腔徑及截面積,還可以辨認鈣化、纖維化和脂質池等病變,為術者進一步介入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波士頓科學及飛利浦作為全球血管內超聲(IVUS)領先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革新及產品迭代引領行業發展,其中波士頓科學的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經過三代迭代,其第一代產品以機械旋轉式探頭技術為核心;第二代產品進入多模態時代,同時提供功能學+影像學;第三代產品進入AI時代,以AVVIGO+AI多模態引導系統為代表,于2024年在中國獲批。飛利浦也在推動血管內超聲在下肢動脈和靜脈干預中的應用,并就其適當使用達成全球共識。
國內血管內超聲(IVUS)市場仍由進口產品主導,波士頓科學、飛利浦占據重要地位。與此同時,國產廠商正奮力追趕。2022年以來,國產廠商的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逐漸實現獲批上市,包括北芯生命、博動醫療、開立醫療等。這些國產產品開始切入市場,打破進口產品的壟斷局面。隨著國產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陸續獲批注冊,其憑借性價比優勢及更貼合國內市場需求的特點,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上升,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需求日益增長。新思界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血管內超聲(IVUS)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血管內超聲(IVUS)市場規模近20億元,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雖然2024年血管內超聲(IVUS)在PCI手術中的市場滲透率已超達15%,但不同省份之間的滲透率存在顯著差異,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同時,國家對醫療設備的支持政策,如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使得血管內超聲(IVUS)直接受益。
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 未來,血管內超聲(IVUS)行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技術上,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將持續向智能化、多模態方向發展,如基于AI的血管內超聲(IVUS)影像分析和FFR快速計算技術,有望進一步拓展血管內超聲(IVUS)的應用場景。市場方面,隨著國產產品的不斷成熟和推廣,以及集采政策的推進,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價格有望下降,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惠及更多患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