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藥物是指用于緩解、消除或治療玫瑰痤瘡臨床癥狀的藥物。玫瑰痤瘡藥物分為外用藥物、系統藥物,主要根據患者不同的皮損表型來選擇合適的藥物。
玫瑰痤瘡又稱酒渣鼻,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疾病,好發于面中部,癥狀包括面部陣發性潮紅、膿皰、持續性紅斑或丘疹、毛細血管擴張等。根據癥狀不同,玫瑰痤瘡分為ETR(紅斑細血管擴張性玫瑰痤瘡)、PPR(丘疹膿皰性玫瑰痤瘡)、PhR(藻狀玫瑰痤瘡)、OR(眼玫瑰痤瘡)4種亞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玫瑰痤瘡藥物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玫瑰痤瘡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根據《中國玫瑰痤瘡診療指南(2021版)》顯示,我國玫瑰痤瘡患病率為3.4%。由此推斷,國內玫瑰痤瘡患者人數近4800萬人。玫瑰痤瘡好發于女性,治療需求旺盛,玫瑰痤瘡藥物市場發展空間大。
玫瑰痤瘡藥物主要包括甲硝唑乳膏/凝膠、過氧化苯甲酰、米諾環素、異維A酸、水楊酸、過氧化苯甲酰等。在治療玫瑰痤瘡的外用藥物中,甲硝唑是指南推薦等級最高的藥物,我國甲硝唑凝膠生產企業包括天津天驕、山東方明、江蘇知原、湖北康正等,其中江蘇知原目前市占率已超過50%。
玫瑰痤瘡通常需要長期維持治療,但目前臨床使用的玫瑰痤瘡藥物均存在各自痛點,如甲硝唑凝膠對血管擴張無效,過氧化苯甲酰有紅斑、鱗屑、局部瘙癢等副作用,鹽酸米諾環素、伊維菌素等暫未在國內上市。因此目前玫瑰痤瘡患者治療需求未獲滿足,亟需安全性、有效性均好的創新藥物上市。
玫瑰痤瘡創新藥市場空間廣闊,但目前全球玫瑰痤瘡創新藥開發管線有限,其中泰恩康的CKBA為代表性玫瑰痤瘡創新藥。CKBA能夠抑制促進Th17細胞分化的關鍵限速酶(ACC1)的活性,從而抑制Th17細胞的分化,具有治療玫瑰痤瘡的潛力。目前CKBA臨床試驗獲受理,有望成為近年來首個玫瑰痤瘡適應癥1類新藥。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玫瑰痤瘡好發于面中部,且以年輕女性為主,治療需求旺盛,預計2025-2030年,全球玫瑰痤瘡治療市場規模將從24億美元增長至40億美元左右。目前我國玫瑰痤瘡臨床用藥局限性明顯,缺少創新藥物,但國家鼓勵創新藥研發,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這為玫瑰痤瘡創新藥研發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