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6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股轉系統”)掛牌的企業有4794家,這其中有3222家是在今年掛牌登陸新三板的。
目前獲得股轉系統推薦掛牌業務資格的券商共有90家,相當于今年平均每家機構輔導掛牌企業35家。按股轉系統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12月16日,推薦掛牌數量前10 的券商今年輔導都超過了100家。
以目前新三板推薦掛牌項目平均每單150萬-200萬的收費標準來說,未來新三板掛牌業務收入的市場起碼在幾十億的規模。
除了推薦掛牌業務這個巨大的紅利之外,定增市場規模井噴也正在加碼新三板在券商業務體系中的地位。定增費用主要依據為是否由券商尋找定增對象:假如由發行人自行物色定增對象,則券商一般收取定增額1%的顧問費;假如由發行人委托券商篩選并確定定增對象,則一般按照定增額3%收取顧問費,超過雙方約定市盈率或融資金額部分按照5%-8%收取顧問費用。而2015年的定增總規模已經超過1100億。
不僅僅是掛牌和定增,目前尚在初期的做市業務,以及未來會推出的私募債,股權質押等業務都將成為券商新三板業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的《意見》當中,明確指出,證券公司開展全國股轉系統業務,應設立專門的一級部門,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建立健全合規管理、內部風險控制與管理機制。
要求設立專門的一級部門的目的就是要推動證券公司將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的人員配置、考核和激勵機制與傳統業務區分開來,更好地實現業務協同。據了解,實際上目前將與新三板有關業務作為一級部門的券商并不多。將新三板業務設置成一級部門的券商有申萬宏源、長江證等。其他券商會將新三板的各個業務分屬多個一級部門下的二級部門,例如掛牌推薦在投行部下,而做市部門則在自營部門下。
將推薦、做市、研究等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放在同一部門,有利于證券公司實現對業務的統籌管理,打造全產業鏈服務體系。
投資咨詢請關注新思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