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還在抱怨新三板流動性不好時,已經有110家新三板公司的大老板將手上所有股份質押給了金融機構,6000多家新三板公司有620家進行過股權質押,100家公司大老板質押100%股份,即每6家質押股權的新三板公司,就有一家的情況是大老板質押了所有股份。而在整個創業板,只有一家公司的控股股東質押了自己100%股份。為什么這些新三板公司如此猛?
1、新三板股份交易清淡,依靠股權質押來融資
據一位準備質押股權的新三板公司股東,他的說法是,“按照目前的流動性,以我的持股量根本不可能有像樣的減持,就算減持,能減持掉25%的股份嗎?那還不如按25%的質押率去融資。”這很好地解釋了股權質押的理由,尤其是仍處于限售期股權的質押。那么,這110家公司究竟是什么樣的公司?
根據新三板研究中心的數據,110家公司中的89家公布了2015年半年報,其中41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0家公司中有84家公司2014年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下,69家凈利潤在500萬元以下,38家凈利潤在100萬元以下。這些公司在新三板增發融資并不那么容易,退出更是難上加難,以凈利潤在500萬元以下的69家公司為例,其中只有8家公司是做市公司。可以預見,在新三板實現分層之后,這些公司大部分將位于基礎層,融資渠道的匱乏是大比例股權質押融資的根本原因。
行業分析員表示,從這個維度來說,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新三板應大力支持股權質押貸款。
2、新三板公司轉主板不易,股價下跌,不得不100%質押股份
有的公司并不愿意質押100股份,但是很多時候也是沒辦法。公司做市了,質押之后股價一路下跌,老板被迫補倉,于是所有股票都質押進去了。補倉的案例在新三板有好幾個,更多公司是因為質押率不高才質押了更多股份。110家公司中有30家公司每股質押金額小于1元,比如一家叫中鎂控股的公司,當初每股只質押出0.26元,大股東質押了64.23%全部持股才融資1500萬元,現在公司做市了,股價雖然一路下跌但還有每股6元。
相關報告:
《2015年新三板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分析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