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密市堅持“全域統籌、整體提升”的規劃工作思路,按照“空間上城鄉一體,布局上功能分區,產業上相互融合”的原則,努力構建“五大”規劃體系,在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目前,高密市
總體規劃修編評估報告已經省政府審批,總規綱要成果已上報待省政府審批。新確定的城市性質為:聯動青濰的門戶樞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城市,山東半島的生態、文化名城。修編后的城市總體規劃,以統籌城鄉資源、優化發展空間、實現城鄉一體發展為目標,構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保規劃等多規銜接的規劃體系。在空間發展上形成了“北工、南文、中商、東新、西農”的發展布局,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供了掌控基調。
新的城市總體規劃深化了“五大板塊”規劃,加大了“四區”規劃深度,助推了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端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并且還進一步完善東部新城城市設計,東部新城以串珠為節點,以綠廊為通道,確定重點改造地塊,以點帶面,有序推進。除此之外,新的規劃還以城鄉統籌規劃為宗旨構建了寬領域多層次的“梯級推進”體系,編制了《高密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修編了《柴溝鎮》、《東北鄉文化發展區》等七鎮三區鎮區總體規劃,啟動了《濰河流域總體規劃》編制。
修編總體規劃將以以生態系統規劃構建原生態宜居型的“綠色發展”體系,形成“一城、一匯、六園、六區、多廊、十一帶”的城鄉生態安全格局。一城是指以中心城區為主的城市綠化景觀區。一匯是指西南部人文景觀匯集區。六園是指鳳凰公園、南湖植物園、膠河濕地公園等六個主題公園。六區是指王吳水庫保護區、孟家溝水庫保護區等六個生態保護區。多廊指青銀高速公路、膠濟鐵路客運專線、干線公路等主要交通走廊防護林帶構成的多廊體系。十一帶是指膠河、濰河、北膠新河等十一條水系帶。
高密市新的修編總體規劃描繪了新密的美好未來藍圖,整體的規劃在保證城市的宜居性的同時,還為經濟的發展方向給出了明確的目標,整個城市的“綠色發展”體系為中國這座美麗的鳳城又添加了幾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