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北京市行政副中心(通州區)園林綠化建設已全面啟動。到2020年,北京通州將新建11個公園,通州區的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28%多提升至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基本實現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
據悉,通州區園林綠化總體布局為“一區、一城、三環、三網、四片、五鎮、多園”。“一區”即市行政辦公區;“一城”即規劃155平方公里城區;“三環”即環行政辦公區森林景觀帶、環新城生態景觀帶、環區界生態過渡帶;“三網”即濱水綠化景觀網、交通廊道綠化網、健康休閑綠道網;“四片”即商務中心區、文化旅游區、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兩組團發展區的園林綠化建設;“五鎮”即漷縣、永樂店、臺湖、西集和于家務;“多園”即城市公園、城市外圍森林濕地公園及鎮村主題公園構成的城鄉公園體系。
真正實現“城在綠中”
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城在綠中”的要求,通州區將突出建設集中連片的大尺度森林景觀、互聯互通的綠色生態廊道和南北貫通的大規模濕地群。到2017年新增林地綠地濕地有望達到近12萬畝,改造提升27萬畝,真正實現“城在綠中”的目標。
建11個城市休閑公園
到2020年,通州區將新建梨園城市森林公園、永順城市公園、減河公園、宋莊公園、潞城中心公園、環保公園、永樂國學公園等11個城市休閑公園。并實施“一鎮一園”工程,在臺湖、西集、漷縣、永樂店、于家務5個重點小城鎮分別建設一處主題森林公園或濕地公園。
沿道路河流建生態廊道
通州區將分期對六環路等30條道路沿線綠化進行提升,加寬加厚,形成植物配置豐富、獨具特色的道路景觀,并在4條河流兩側建設200米以上的綠化帶。除此之外,通州區還將構建貫穿行政辦公區、通州新城及全境的生態廊道骨架,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并遵循林水相依,水綠融合的理念,建設540公里健康綠道。
建“三環”綠化景觀帶
通州區將建設沿市行政辦公區、規劃城區外圍、環區界生態過渡帶形成的“三環”綠化景觀帶,并與原有林地綠地銜接,形成萬畝以上的濕地森林6處。在市行政辦公區周邊,沿潮白河、北運河、通燕高速、武興路,建設寬度不低于500米的環市行政辦公區森林景觀帶;圍繞規劃城區外圍,建設寬度100米以上的環新城生態景觀帶;依托現有森林資源,形成建設寬度1000米以上,總面積9萬畝的環區界生態過渡帶,打造大尺度的環城森林景觀。
森林濕地貫通南北
除11個休閑公園外,通州區還將建設9個濕地公園,打造總面積111平方公里的南北貫通濕地群。其中,建設延芳淀濕地公園,將連通東郊森林公園、五河交匯濕地公園、運河公園和大運河森林公園,成為北運河國家濕地公園。同時,建設馬駒橋濕地公園、潮白河森林公園、東南郊濕地公園等濕地公園。
2016年增綠3萬余畝
2016年,通州區的綠化任務主要包括對六環西輔路、西濱河路等9條城區市政道路實施環境治理等。建設環城生態景觀帶,在規劃城區和行政辦公區周邊建設寬度100米以上的森林景觀帶。在永樂店、馬駒橋、西集等地建森林濕地,與平原百萬畝造林林地連接,形成3處萬畝以上的森林濕地。各項工程預計4月中旬開始進場施工。
北京的環境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所詬病,而通州區作為北京的副行政中心,環境的治理自然是非常重要,同時,通州區的環境治理效果必然也會對北京市整體的環境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另外,此次通州區的園林綠化規劃總體布局十分明晰,這些規劃一旦落實將對通州區的環境有很大的改觀作用,當然,這種改觀同時也將輻射到整個北京市。
更多
城市空間規劃請關注新思界綜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