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年中考過后,迎來的不是休憩,而是更加嚴厲的監管和眾多的罰單。據悉,多位地方銀監局人士表示,本輪銀行業風險排查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信貸業務、票據業務、同業業務等的“風險點”備受監管部門關注,預計接下來的罰單仍將主要針對這些領域。
據統計,二季度銀監系統對銀行開出的罰單超過500份。從罰單處罰的領域來說,票據業務違規、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地產開發貸款違規等是監管部門處罰的主要問題。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一行三會”出臺多項措施,著力整治同業業務、理財業務、投資業務,銀行業迎來“罰單季”。短期來看,監管力度加強給銀行的理財業務、同業業務等帶來較大影響。
7月以來,大同銀監局集中披露47張罰單。西部地區某銀監局負責人曾說道“很快我們也將披露一批行政處罰決定。目前各項排查仍在進行之中,由于任務比較集中,我們的現場檢查、行政處罰以及銀行本身的自查自糾只能同步進行。”
該負責人表示,銀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的滯后,從發現問題到真正做出處罰決定,一般需要一個月以上。銀監局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不會立即開出罰單,而是會給予涉事機構申辯的機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全國樓市火熱,部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如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個人消費貸挪作購房首付款等。這些違規行為成為監管部門本輪風險排查的重點。
針對上半年特別火熱的各個地方的房地產市場,面對更加嚴厲的信貸監管,無疑是受到波及最嚴重的。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很多城市的房價已經表現為量價齊跌:北京二手房市場冰凍,連有的中介月薪都從10萬降低到了4千;廊坊量價齊跌等等。但是,這并不是結束,根據銀行高管的預測,這一輪監管還會在下半年會更加嚴厲。
根據新思界發布的
《2017-2019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今年下半年,不僅僅中國銀行業的信貸業務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受到波及的還會有各個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同時,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業務,也是監管的重點對象。因此,伴隨著審查及處罰的愈來愈嚴,銀行業下半年將會面臨著更多的罰單。
更多
財經資訊,請關注新思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