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部門的數據統計,2014年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6萬輛,銷售7.27萬輛,分別增長2.5倍和2.7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占總量還非常小,但從歷史來看已經處于峰值,而且呈現出加速上升的趨勢。
自從“互聯網+”提出之后,我國汽車行業也紛紛向互聯網靠攏,但是長久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一直受充電的影響,從而也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如今互聯網共享時代到來了,就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電動汽車發展為全國其他城市樹立了典范,如果未來月銷能突破5000輛,屆時將對整個新能源車發展,對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環境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因此,政策的引導作用極其重要。
國內相關專家指出,針對充電設施的建設問題,目前充電樁安裝最大的困難在于建設難,這也反映在用地和用電的問題上,以及充電樁投資的成熟商業模式沒有建立。現今就拿北京為試驗基地,今年北京將力爭新建2000根公用充電樁,形成六環內平均服務半徑為5公里的公用充電網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問題還有技術方面的問題,在電池設計方面受到了材質和技術的制約,目前電池所提供的續航里程有限,加上充電樁設置的數量無法滿足需求等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障礙。據悉,目前國內生產的純電動乘用車在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均未達到300公里,而想要增加里程,也意味著電池成本的增加。
新能源汽車在推廣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充電設備的建設,在充電設備建設方面缺乏互聯和互動,同時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市場相比,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中國汽車市場最主要的增長點,銷量持續高增長不可改變。互聯網共享時代的到來,或許能給新能源汽車帶來好的機遇,能夠實現質的飛躍,使其市場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