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幣出現了微動的貶值現象,這一小小的微動對我國棉紡織業來說,無疑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長期依賴出口,人民幣的貶值直接增加了其出口的利潤,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出口棉制紡織品服裝408.5億美元、進口54億美元,平均至每月的金額分別68.1億美元、9億美元,按人民幣貶值1.86%計算,理論上推算后期每月凈出口增加1.1億美元利潤,那么9-12月按人民幣維持穩定計算,將要增加4.4億美元,增加利潤空間。
對于棉紗而言,2015年上半年出口數量12.13萬噸、金額6.22億美元,進口數量111.84萬噸、金額30.53億美元,按照上述同樣計算方法,每月逆差可減少753萬美元。
我國進口紗主要來源于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這些國家棉紗競爭優勢來自于低價的原料、勞動力及能源電力成本,進口紗定價模式主要來自于2個方面,一是生產國剩余產能轉化,另一方面是國產棉紗價格。即內外紗價差維持在一定水平,目前看每噸千元左右,對于國外生產企業而言,美元報價暫時不會調整,但隨著中國消費下降,銷售壓力加大,外商也會調低美元報價來保證價差穩定,那么進口紗就會迎來另1個價格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價位是多少,什么時候出現,就要依國內現有進口紗庫存和下游消費能力而定。
2015下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在國內消費也疲軟的同時,依靠制造業增加凈出口或許是1條重要選項,為刺激出口,人民幣被動貶值,也有相關報道指出,或許接下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從現在的2%擴大至3%,那么這將較大幅刺激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提振業界信心。
每當提起人民幣貶值人們人們都會往壞處著想,但是對于我國紡織服裝業來講,其恰恰是一件好事。那么,如果人民幣巨幅貶值我國棉紡織業又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