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在整容,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整容感興趣,他們的理由也越來越離奇,有的人為了能拍出完美的自拍照而整形,有的人為了好看而整形,甚至有的人為了能進好的企業而整容,難道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就得看臉蛋,價值觀何在?
專家表示,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對整容感興趣,一方面是人們經濟條件更好以后,對美的需求增加了,也有了經濟條件去改善自己的容貌和體型。另一方面是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讓人們在接受醫學美容治療的時候,受到的創傷更小,恢復更快,效果更好。說到底,還是人們對美的追求,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
愛美,是一種天性,同時還受社會和文化的影響。女人比男人更愛美,更重視自己容貌,據統計,超過94%的整容的人都是女性,女性注重自己的外表,也是為了吸引異性注意,所謂“女為悅己者容”。
女人愛美,自古如此,從遠古時代說起,人類是群居動物,單獨的個人無法在大自然生存,會被野獸咬死,聚在一起才能生存和遺傳,而在群體里,外表“好看”的女人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于是得到更多的愛和保護,能夠更好的生活。發展到現代,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保留了這種天性。
除了天性,還有文化原因,很明顯的表現在我們的影視作品里,電影電視里往往好人都長得好看,而壞人都比較丑。事實真的如此嗎?人的好壞能從臉就“一眼看出來”嗎?實際上這種靠臉的好壞評判,只是人腦子里編出來的,認為好人就應該好看,壞人就應該難看,這是一種想象。盡管事實并非如此,但是我們都受到了影響。
再次,就是社會原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漂亮的孩子從小就受人喜歡,大人們喜歡去抱漂亮的孩子,到了學校,好看的學生更容易被推薦成學生干部,每個人自幼就受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
但是美到底是什么呢?我們每個人能感覺到美,但是“美是什么”卻說不出,難以描述,人們審美的標準很難統一,美人也是各有千秋。唐代楊玉環以肥為美,趙飛燕又以細腰為美,再舉個極端的例子,近代中國女人裹小腳,以小腳為美,認為這才是大家閨秀,才嫁得好,可是現在看呢,沒人會再以此為美,這個觀念早已被淘汰。
但美的追求卻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經濟能力是人們選擇美容方式的主要依據。美容專業自誕生之日起,就帶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整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發展,主要得益于美容整形的商業化。
不管怎樣,若論到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外貌之美絕對比不過內在的品德之美。對智慧與精神之愛的培養,使我們逐步獲得內在之美,無論外貌如何,都會使人敬仰。而且,這種吸引人的魅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她不是架構在短暫的美貌之上的。
更多
美容養生研究報告請關注新思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