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光伏裝機大國的基礎之上,我國光伏行業在一波罕見的搶裝潮之下,實現了再次騰飛。據能源局統計,僅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就達到了714萬千瓦,這已經接近于2015年全年光伏裝機容量的一半。光鮮的數字背后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6年以來,國家出臺的光伏
產業政策可謂接連不斷,而對這些光伏政策進行仔細研讀可以發現,這些政策大抵可以分為四類。接下來我們就分類來說說2016年的光伏政策。
光伏電站建設政策
最讓人興奮的,就是在遲了兩個月后發布的光伏電站建設政策了。6月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2016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0萬千瓦,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0萬千瓦。
相對于2015年,2016年下達的的建設規模目標不僅提高了1.6%,而且扶貧及領跑者計劃指標、分布式等項目都不列入計劃。加上扶貧及領跑者計劃指標、分布式等項目,今年指標規模實際高達20GW以上。因此不少行業研究專家預測,2016年下半年光伏市場仍將保持強勁。
光伏消納政策
2016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熱火朝天的搶裝潮;另一邊卻是西北地區越來越嚴重的棄光限電。棄光現象不但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費,還對整個光伏行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經濟損失。
為了加快解決棄光限電問題,2016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然而,該鼓勵政策出臺之后,棄光限電現象并沒有得到緩解,或許正因如此,國家發改委與能源局此后打起了消納政策“組合拳”。
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關于調查落實光伏發電建設條件的通知》、《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接連發布。從鼓勵政策到強制性政策,國家終于開始對棄光問題“動真格”了。
行業研究人士表示,在這一方面,國家政策更多的是起引導以及督促作用,真正要解決棄光限電問題,依靠的還是光伏業內全員的努力。因此,如何在不發生棄光限電的情況之下保持光伏行業的良好發展,是2016年下半年中國光伏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光伏補貼政策
光伏扶貧政策謀求的是光伏行業未來的發展,光伏消納政策整治的是行業內的隱疾,而2016年的光伏補貼政策,卻從母親般的溫暖懷抱轉變為了嚴師般冰冷的教鞭。
事實上2016年國家并沒有出臺新的光伏補貼政策,所謂的“630”大限,指的是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頒發的《調整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該政策將我國一類、二類資源區的光伏上網電價分別降低了10分錢、7分錢,三類資源區降低了2分錢。
由于2016年以前獲批的光伏項目如果能在2016年6月30日以前投產,則仍能享受當前電價。為了享受更高的電價補貼,各光伏企業不約而同的加快了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擴張,在上半年掀起了罕見的搶裝潮。
如今,“630”大限將至,搶裝潮結束,而令光伏企業“壓力山大”的是,“630”光伏上網電價的下調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侯守禮表示,我國將完善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建立補貼逐步下調機制,直至取消補貼。這就意味著在“630”之后,中國光伏行業將正式踏入一個艱難的“斷奶”時期。這對光伏產業形成的壓力不言而喻。
光伏扶貧政策
如果要評選2016年光伏界的熱詞,那絕對少不了“光伏扶貧”。早在2016年伊始,國家能源局就在《關于加快貧困地區能源開發建設推進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中表明了全力扶持光伏扶貧的態度。
在2016年“兩會”期間,光伏扶貧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在湖北能源局率先印發《光伏扶貧工程實施方案》之后,陜西、江西、安徽、河北、山西、云南、山東等地紛紛出臺了光伏扶貧相關政策。《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編制大綱》也在今年5月份出臺。眾多政策與利好紛至沓來,光伏扶貧成為了2016光伏界的寵兒。
行業研究人士認為,在中國分布式光伏發展一直難達預期的情況下,光伏扶貧的發展將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提供寶貴的融資、建設等經驗,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發展架橋鋪路。聯系國家與企業對光伏扶貧的情有獨鐘,光伏扶貧將是未來光伏行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新思界為您提供關于
《2015-2019年中國光伏電站風險投資行業分析報告》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