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有人說限得好,有人說不能因咽廢食。但是2017版醫保藥品目錄,26類中藥注射劑二級以下醫療機構使用受限是事實,其中包括了大家常用了雙黃連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銀杏葉等注射液。9月起,我國20多個省同步落實國家新醫保目錄。由此,這些地區率先完成省(市)級醫保目錄調整并與國家醫保目錄銜接。可以說中藥注射的黃金時代就要草草收場了。
不僅是臨床上常用的中藥注射劑被限制,就連注射液抗菌藥物以及輔助用藥各地也都出了限制目錄。遏制細菌耐藥已經上升至國家層面。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也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其中強調要重點整治濫用抗菌藥物現象。抗菌藥物開展輸液活動需要審批,已經有地方確確確實實實施了,如浙江、甘肅、四川、湖南等地區。
各地對注射用輔助治療藥物的監管也是嚴格再嚴格。如:云南關于輔助用藥使用,要每月對進入本醫療機構藥品金額排名前20的注射用輔助治療藥品進行專項處方點評。并明確列出了122個注射用輔助治療藥品,并且對此類藥品的使用比例給予了嚴格的控制要求。
除了以上抗菌藥物、中藥注射劑、注射用輔助用藥在臨床上的組合式的“溫柔”限制,還有很多省就直接一刀切了,門診不準許輸液。今年7月,廣東省衛生計生委辦公室下發文,并明確53中常見病原則上不得輸液。8月,海南省衛計委確定了無需輸液治療的53種常見病多發病名單,并要求12月底前,各相關三級綜合醫院全面停止普通門診輸液。
新思界
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注射液劑型的生產上被限制、注射液的使用上門診嚴格限制,而占據基層常見的輸液品種抗菌藥、中藥注射劑也被限制,而對輸液的監管,藥監、衛生部門更是雙劍合并,直指一切不合規輸注。那個有病就輸液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了,大輸液、過渡輸液的時代將成為歷史了。順應時代,藥品生產上需要改變,醫生處方習慣要改變,患者意識也要改變。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7-2021年中國中藥注射劑市場現狀及行業投資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