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之間的兼并重組、品種并購的經常發生的事情,發生兼并重組經常就會發生藥品批文轉移乃至生產場地變更的情形,CFDA發文就藥品生產場地變更簡化注冊審批管理,有利于加快藥企兼并及品種轉移。醫藥行業投資并購黃金時代或將來臨。
CFDA總局發布《藥品生產場地變更簡化注冊審批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及《藥品生產場地變更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目的是為了促進新藥研發成果轉化和生產技術合理流動,鼓勵藥品生產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該文件的發布對我國大型藥企集團內部批文轉移、藥企之間的兼并重組及批文減輕了壓力負擔,對這些企業形成利好。
我國工業企業市場份額即制藥工業百強企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在2005年為38.9%,至2008年突破40%達到40.6%,至2011年提升至44.20%,2015年達到46.3%,2016年雖無公開資料披露,但筆者預計已然超過47%。預計隨著產業整合的加速,特別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與兩票制帶動行業大洗牌,企業并購重組力度加強,制藥工業百強集中度在2017年將有進一步的提高。
此外,我國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逐步提高。百強企業的入圍門檻由2013年的9.32億元上升至當前的14.60億元。這與企業的不斷并購和擴張是分不開的,如在2016年百強企業榜單中有82家是上市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的下屬子公司就達1322家,平均每家企業下屬子公司超過16家,可見資本并購整合力度之大。目前我國藥企仍有5500多家,其中4000多家藥企的市場規模在億元之下,還有非常大的并購重組空間。
年初至今,我國醫藥圈并購案40余起,涉及金額近150億元。其中,代表性案例如復星醫藥72.45億元收購Gland Pharma、仙琚制藥逾8.37億元收購兩家意大利藥企,北大醫藥近5億收購卡南吉醫藥等幾起。此外,國內也有數十項大大小小的醫藥行業并購案例處于各個階段。
新思界
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家藥品監管政策日益趨嚴的大背景下,小藥企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尋求被并購。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大藥企集團及上市大藥企面臨業績持續增長的壓力,不斷尋求優質品種以及優質中小企業的兼并標的。
新思界為您提供
《2017-2021年藥品研發企業兼并重組戰略決策咨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