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增速低于2013年3.9個百分點。2014年中國紡織行業延續了“十二五”以來總量增速逐年放緩的態勢。
增速降低主要受到了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市場需求放緩及自身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紡織行業發展壓力更加突出,特別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行業多數指標增速環比均呈下行態勢。中國國內棉花市場形勢較為復雜,種植直補新政實施效果尚不確定,紡企壓力尚未徹底緩解。國際市場方面,企業受高成本因素的影響,中國紡織品和服裝2014年前11個月在美國、日本、歐盟進口市場所占份額同比分別降低0.8、3.9和0.5個百分點。
紡織業的發展困境
目前,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依然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產生較大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紡織行業生產要素成本持續提升,人均工資以年均超過10%的速度增長,工資水平遠高于發展中鄰國,棉花價格近三年持續高于國際市場30%以上,行業在國際競爭中的成本優勢基本不復存在。
現在,國內外棉花的差價已超過30%,國內棉花的價格會拉低國內企業的利潤,減緩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正在復制我國的發展模式,加之更加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對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在環保上越來越高的投入是中國紡織服裝企業面前的最主要壓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更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和全球產業分工,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而實現結構調整就意味著一些無力支撐的小企業將要在這場轉型的變革中被淘汰,但對于行業來說,只有部分企業退出,才會提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才能讓那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生存下來,并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