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商務部和中鋼協分別發布了鋼鐵產品相關的數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達9378萬噸,同比增長50.5%。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為0.85%,同比提高0.26個百分點;累計虧損面達14.77%,同比下降4.55個百分點;虧損額117.47億元,同比下降8.02%。
從利潤的構成情況來看,鋼鐵主營業務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很低。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稱,前10家虧損大戶虧損額占全行業虧損額的97.5%。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即將出臺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即將出臺,該戰略規劃的建設以后更多的要依靠企業,企業可從八大領域尋求對外合作。企業在“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主要可以從以下八大領域尋求對外合作。
第一,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包含交通、鐵路、航空、電信、電力、核電還有城市的公共設施等。第二,產業投資。中國新型的裝備制造業,工程基建、交通軌道、通信設備,走出去的步伐很快,但處于賣設備、投維修的階段。第三,貿易合作,中國與這些國家有很大的貿易空間,長期可持續的發展還需要貿易創新。第四,能源資源合作。第五,金融合作,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大板塊。第六,文化合作,關注的是如何海外僑胞的力量。第七,生態環保合作。第八,海上合作,海上合作涉及參與海上沿線國家和產業園區的建設,海洋經濟合作、海洋產業、海洋經濟開發等。
消化產能寄望“一帶一路”
1949年以來,我國累計進口鋼材5.94億噸,出口鋼材5.96億噸,到2014年底鋼材累計出口量超過進口量。鋼材出口大幅增加,造成的后果之一仍是頻繁的貿易摩擦。然而,國內鋼鐵產能依然過剩,“一帶一路”產能外移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
2014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明確各省市化解過剩產能的指標。2015年還會下達化解過剩產能指標,一直到2017年基本完成化解鋼鐵8000萬噸過剩產能的目標。
此外,工信部推出的鋼鐵行業生產準入條件,共三批305家進入這個白名單,占全部產能的90%以上。下一步相關部委還會對規范進一步提升,通過標準、環保、公平市場環境,充分化解產能。